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南省决定开展“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确保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力争实现全覆盖。南海网推出系列整合,梳理各地推进“厕所革命”的先进经验,借鉴他山之石,助力海南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小厕所”里蕴含“大民生”。为了推进厕改顺利进行,吉林省出台了多项专门的实施意见和技术标准,确保改造标准化推进。2019年,吉林省财政投入改厕专项资金3亿元,平均每座补助1000元,不足部分由市(州)、县(市、区)统筹解决。厕所革命,惠民生、得人心,吉林省探索出了一条旅游厕所革命的路径,成功树立起了“吉林样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厕所革命”的吉林经验。
吉林省“厕所革命”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合理确定了四种改厕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并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2019年,全省农村新建改建厕所30万户。一是无害化卫生旱厕。这一模式在全省内重点推广,具有无渗漏、无蝇蛆、异味少、易施工、成本低、耐低温等特点;二是水冲厕所。选择地方财政状况好、农户改厕积极性较高、自来水普及率较高、现有房屋满足施工条件的地方,继续推广室内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厕所;三是新建住房室内厕所。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等工作,在农村新建房屋内规划建设卫生厕所;四是管网式卫生厕所。选择经济条件好、住房集中、村内地势有一定坡度的村屯,逐步推进地下管网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彻底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和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
据了解,2019年,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主推的无害化卫生旱厕技术模式主要有三种:微生物降解式旱厕技术、堆肥式非水冲旱厕技术和智能无害化旱厕。
二道白河镇一个厕所入口正对着的竟然是可以喝咖啡休息的桌椅,一旁还有一个收钱的吧台,简直颠覆了人们对厕所的一切幻想,不愧是“厕所革命”。
从“难寻觅”到“处处有”,从“脏、乱、差、少、偏”到“明、洁、好、多、特”,近年来,吉林省旅游厕所面貌大为改观,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有一些公厕还与周边的自然风景及公共服务休闲设施充分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道生态与人文融合呼应的风景,引来游客连连称赞。
这处旅游公厕的玻璃皆采用的蓝色透明玻璃,每天伴随着光线及树影的变化,玻璃上所掩映的景象也在随之发生变化,而且整体看起来也是非常的干净、大气,也难怪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上厕所,反而先拍起照片来。
在望天鹅景区,旅游公厕的外墙是直接使用景区内现有石头打造,与周边树木、草地和谐地建在一起,用小细节提升游客出行的满意度。景区根据地势、水源、游客密集程度等几个方面因素,在不破坏原有自然植被、总体环境的基础上,建设不同数量厕位的卫生间。目前所有卫生间都实现了水冲,消除了旱厕。更加特别的是,由于该景区本身是不通水电的,因此在采光和用水方面都独具特色。“我们有一个集水池来满足用水的需求;在厕所上方用阳光板作为房顶,利用自然采光;在排污方面,景区有一个日处理量80吨的污水处理池,对污水进行简单处理,其余的部分拉到长白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厕所内部设施整洁齐备
传统意义上,厕所只分男女,但是很多游客在旅行时带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孩子或者残疾人,还有很多婴幼儿需要换尿不湿等情况发生,所以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它体现出了旅游厕所设计的人性化,让使用厕所的人能够更加有尊严。
这处公厕外面是一个造型别致的公园,与厕所相连的是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的长廊,以及广场上摆放了几个小孩子娱乐的工具。对于当地人而言这里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于游客而言,不仅是解决方便的地方,累了还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不得不说这种厕所真的太实用了。
吉林省在旅游厕所建设过程中,严把质量,做出精品,充分结合当地生态、文化等元素并融入国际特色等建筑风格设计,形式形态不拘于传统的建筑形式,并提出景观构筑物的概念;功能空间灵活布局,因地制宜的蹲位配比及内外空间的交流;充分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注重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是以往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从原始的土茅坑到如今自动化的抽水马桶,从陈旧的土墙土瓦到如今整洁光亮的六面光室内装潢,村民们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条件。
王明春家干净整洁的卫生间 张瑶 摄
“在家里(室内)盖厕所?以前根本不敢想这种事情,资金、技术,什么条件都不具备。哪像现在,可以在家里上厕所、洗澡,不仅方便,还舒适。”79岁的王明春对记者说。
对于这场“厕所革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王明春深有感触。九台区冬季冰冻期较长,冻土层深度达到1.5米以下,农村的村民们一直使用原始的土厕。
每至冬季,土厕的恶劣环境都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以前无论冬夏都得在外面上厕所,村里老人多,行动不便,冬天上厕所不仅冷还容易滑倒,发生危险。”王明春说。
这样的情况自2016年以来有了变化。2016年,九台区投入财政资金1200万元,改造2000户;2017年,该区投入财政资金6000万元,改造10000户;2018年,九台区将“厕所革命”纳入《九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坚持科学实施厕所改造。目前,九台区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已由2016年最初的5%上升至2018年的25%。九台区官方表示,计划到2020年该区改造完成8.2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同时把改厕工作纳入到脱贫攻坚行动中,对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和新建住房,全部配套建设卫生厕所。
在粪便集中处理利用方面,吉林鼓励厕改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等参与到后期服务和运营中。吉林省通化县就在粪便处理利用上做起了文章。每个村都建有堆肥场,采购集中处理设备,把粪液粪渣统一抽取利用起来,为有机农作物种植等特色产业打基础。
长白山旅游区包括池北区、环山区域等地对于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投资达到将近2亿元,长白山景区希望通过创新举措与创新技术运用,将旅游厕所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标杆性样板。
在创新监管模式上,全国旅游景区厕所信息平台在长白山正式开通,游客可利用移动互联网,通过扫描二维码寻找周边厕所并进行评价反馈。通过数据分析,长白山可以了解到游客对厕所的哪些方面最为满意,哪些地方还有待提高,根据游客和市民反映的不足之处,准确把握薄弱环节,使改善工作更有针对性。此外,还可以查看其他景区厕所的游客评价和反馈情况,还可以总结出哪些景区公厕最受游客好评,以及得到游客和市民赞誉的原因,在厕所建设中借鉴先进经验。
可通过二维码寻找周边厕所并进行评价
长白山景区管委会投资了千万元建设长白山慢行绿道,通过不同主题驿站,打造长白山慢行漫游文化,以“东北人家”服务站为例,其具备了五种不同功能,除了本身作为厕所之外,还开通了自行车服务驿站,提供公共自行车,并配有展示东北生活形态和文化的小型博物馆,旁边种植了大量的牡丹花和美人松,形成了一个小型公园,同时开辟了一块地方作为市民小广场,整体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非常强,把公厕融入自然环境,与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使水、林、山、城自然衔接,成为小镇与自然、生态与人文融合呼应的一道风景,打造一体化的景观。
厕所外观简洁大方
如今,走在吉林省各大景区,游客们再也不必为找不到干净厕所犯愁。按照国家旅游厕所标准,各大景区根据实际在关键节点设置旅游厕所;各地旅游厕所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参照国家A级厕所标准基础,做到“三有三无”(即有镜子、有净手设备、有卫生纸,无异味、无水渍、无杂物),更针对吉林省冬季寒冷的特点,配备了热水管和暖手机。步入其中,没有刺鼻的气味,处处整洁,事事方便。没有了焦急和尴尬,“厕所革命”助推旅游回归轻松自在。
在游人如织的长白山天池发现,虽然入厕的游客众多,但是厕所的卫生情况相对良好,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厕所主体面积200平米左右,每天可以容纳游客2万人左右,已经三年没有清掏过,厕所使用了创新技术,全程是泡沫封堵式环保循环水冲卫生间,每年节省清掏费用和节水费用100万元左右,主要通过消化细菌来处理粪便,能有效分解人体排泄物中的纤维,脂肪和蛋白等物质,通过泡沫代替水,将排泄物下沉,并经过地下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多层分解技术,将粪便转化为无色无味无毒的二类水用于循环冲厕。
这样的厕所造价大概在100万元左右,使用的是泡沫封堵式循环水环保技术,这个技术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零污染、零渗透、零排放”,加之环境优美,因此还入选了“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的称号。
在长白山景区及城区看到的每一座厕所从外观上都各不相同,步移景异的原则是长白山旅游厕所设计的初衷,聘请了北京大地风景和北京土人设计院等景观设计公司对公厕进行前期的方案策划,已建成和在建的旅游公厕都不一样,每个旅游公厕都有自身的特点,景观与公厕相结合,力争融入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
高投入、高颜值、高科技、高效率——四个词勾勒出吉林省旅游厕所革命历程,也概括出了独特的吉林特色和吉林经验。
看这些成功撑起了吉林旅游大脸面的高颜值旅游厕所↓↓
四平市北方巴厘岛景区厕所
辽金时代观光园厕所
长白县旅游厕所内部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洗手间一角
长白山讷殷古城景区厕所干净整洁,并且配有第三卫生间
长白山讷殷古城景区卫生间标示牌明显、清晰
珲春市防川景区莲花湖旅游厕所外观
二道白河镇的一个休闲广场附近另外一种风格的厕所,从外观看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厕所,倒有些像童话世界中的城堡一样。
敦化市旅游公厕。新华网 薛枫摄
长白山池北区旅游公厕内部陈设。新华网 薛枫摄
长白山将自行车服务站、公厕与旅游公共服务休闲充分融合到一起。新华网 薛枫摄
相关新闻〉〉〉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