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南省决定开展“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确保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力争实现全覆盖。南海网推出系列整合,梳理各地推进“厕所革命”的先进经验,借鉴特色案例,助力海南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厕所革命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管当前,更要管长远,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工作机制是确保厕所革命成功的关键一环。“一个土坑两块砖,蚊蝇成群臭熏天”曾经是新泰市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自2016年启动农村改厕以来,实现了农村厕所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12.11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73%。
一起来看看厕所革命的“山东经验”。
推动改厕工作重心逐渐由推进建设进度向建立长效管护工作机制转变,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羊流镇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素有“南京到北京、羊流在当中”的俗语,而今全镇下辖90个行政村,人口近10万,共有1.8万户进行了厕所改造。为解决改厕后厕具维修难和粪液清运难问题,羊流镇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购置小型抽粪车10辆、厕具配件200套,委托专业公司为农民群众清运粪液及维修厕具。由专业公司负责清运粪液和维修厕具,打消了农民群众对改厕工作的顾虑。
从农户家抽走的粪液最终去了哪里?
在羊流镇徐家庄村,一个容积400立方米的粪液处理池刚刚建成,该池长26米、宽15米,可解决周边25个村、5150户的粪液收集处理需求。
粪便经无害化卫生厕所发酵处理后所形成的粪液为优质肥料,可以稀释还田利用。目前,大部分乡镇抽取的粪液,应农户要求浇灌到了自家树林或者农田。
农村厕所革命任重而道远,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哪项处理不好,都会让花了大力气改造的新厕所不能正常使用。
改厕后,传统旱厕改为水冲式,带来了冬季低温结冰问题。结合当地农户厕所大都在堂屋外的实际情况,新泰市有针对性地采取防冻措施。
一是选用抗冻产品。
建设使用的化粪池、便器、储水桶、连接管件等产品,均为具有抗冻性能的达标产品,可以大大降低冻结概率。
二是规范化施工。
将厕具、储水桶、过粪管等埋置于冻土层之下。新泰地区冻土层厚度为15-20厘米,储水桶高度60-80厘米,桶顶基本与地面平齐,不会出现结冰影响使用的情形。
三是分类实施保温措施。
对于部分山区村庄,土石开挖有难度,加上部分老年人脚踩阀不方便,储水桶半入地或裸露地面放置,均由乡镇出资购买保温材料,组成工作队统一施工,采用橡塑、棉絮、保温膜等材料逐户缠绕防冻;对部分改厕户安装立式水箱的,冬季将太阳能与水箱连为一体,用温热水冲厕,解决冬季水箱上冻问题;对部分条件好的农户采取安装碳晶板或接上暖气进行保温,防止冬季上冻,确保正常使用。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城管局园林二公司在北岭山森林公园等处公共卫生间安装了3台智能出纸机,游客可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免费取纸,长度70公分,每天最多可取10次,通过科技控制纸张用量,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厕所门口的公用卫生纸通过刷脸或者扫码就可以实现免费取用,科技感十足。这款机器可解决公厕厕纸浪费的问题,提升公厕人性化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良的如厕体验。厕所内安装有空气置换设计,既能消除异味又能节省运行成本;可自动识别在无人时,定时开启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独特的地面设计处理及专用的清洁设备,可以快速进行清洁处理,一个厕所一名工人2-5分钟即可完成清洁,大大提高了清洁效率。
今年以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着眼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公厕新增、改造工作,狠抓公厕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进“厕所革命”的有关要求,秉持“小厕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努力将公厕建设打造成为暖心惠民工程。截至10月底,200个公厕24小时开放、增加300个公厕专用停车位已完成,公厕新增改造完成114座,目前青岛六区城区环卫公厕数量达到866座,全市约有环卫公厕1130座。
“小厕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努力将公厕建设打造成为暖心惠民工程。针对公厕数量不足、标准不高、设施老旧等问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组织开展了集成公厕设计大赛,以此推动青岛公厕设计、建设向着生态环保化、设计多样化、服务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组织编印了《青岛市公共厕所建设技术导则》,提出环卫工人休息间、男女厕位比例计算公式、第三卫生间、集成公厕等创新理念,填补了青岛市公厕建设缺少技术指导性文件的空白。
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将农村旱厕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明确区镇村三级工作职责,结合本地实际,围绕标准化、人性化、多功能化的创新方向,坚持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农村旱厕进行分类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标准制定、经费保障、规划用地、宣传发动等多方面齐抓共管,形成“旱厕改造”的工作合力。墙上还贴着旱厕改造热线卡,规范标明旱厕改造编号、管护服务电话、监督投诉电话、改厕完成时间、施工队伍名称、驻村干部等基本信息。
据了解,淄博市自2014年10月开始全面启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民众意愿,灵活选择适宜三格化粪池式、下水道水冲式、三联通沼气池式等厕所改造和化粪池形式。
为确保农户冬季正常使用清洁厕所,自2019年2月份以来,淄博市博山区针对农村改厕和使用管护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已经改厕的23073户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防冻措施不到位、排气管管径不达标等问题实施集中整改,组织施工队伍因地制宜地对压水箱、厕具连接管等关键部件进行保温处理或填埋入地,指导农户完善厕屋保温,做好密闭处理,在每户1100元补助标准基础上加大投入,追加改厕管护服务经费300万元。整改工作中,博山区成立了6个督导组,采取督导组挂包镇(街道)的方式,每天督促整改进度,每5天组织一次集中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镇(街道)整改。
为帮助村民及时解除粪液清理的后顾之忧,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农厕管护服务中心协调石马燕宁安装服务部进驻,配备抽粪车2部,对后续维修、抽渣等服务进行市场化独立运营,形成政府监管、公司运营的常态化机制。管护服务中心自主设计了一款便携自助抽粪器,解决了偏远山区乡村道路狭窄抽粪车无法进入的难题,极大方便了后期管护工作。同时,政府对运营公司进行年度考核,通过采取建立旱厕改造后续服务微信群、公布监督服务电话等形式对运营公司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将后续管护机制建立完善,最大限度地为百姓用厕提供便利。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