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奏·我这一年来 | 文昌农民吕烈盛:新道路通向好日子

  两会前奏·我这一年来

  出行条件越来越好,农村路网愈加完善,文昌市烟墩村农民吕烈盛深有感触——

  新道路通向好日子!

  1月9日,吕烈盛和爱人站在自家的新车旁,点赞美好新生活。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1月9日,文昌市会文镇烟墩村村民吕烈盛决定上街备置些年货。临出门前,他换了双皮鞋,还特意将鞋面擦得干净光亮。“现在农村公路都修好了,农民进城也能脚不沾泥!”他笑着跟媳妇打趣道。

  今年36岁的吕烈盛,是烟墩村养殖东风螺的大户。烟墩村背靠冯家湾,这里自1989年第一家虾苗繁育场落地以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曾被誉为全国的“虾苗谷”。当地村民也跟着发展水产养殖,包括对虾、东风螺、东星斑等,年收入少则十多万元,多则近40万元。“钱袋子”越来越鼓,可出行不便仍是一大难题。

  “以前是泥土路,后来铺石子,但也坑洼不平,下雨天泥浆水溅得满脚都是。”吕烈盛说,他家有4亩地,近40个养殖池,都在村子的另一头,以前他去养殖池都要穿水鞋、拖鞋,有时鞋脏了,他就索性光脚丫。

  但过去这一年,情况不一样了:海南省农村公路交通扶贫六大工程项目之一的文昌市县道改造工程(烟墩至长坡县道)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长约22公里,途经文昌市会文镇、重兴镇,至琼海市长坡镇,沿线涉及15个行政村、约2.6万余村民,改造拓宽至8米的水泥路面足够两辆轿车并行。

  为改善出行条件,沿途村民自筹资金,修建了县道至各村的村道。吕烈盛的家就在拓宽改造后的县道旁,他还仔细修缮了自家的庭院,添置了一辆小轿车。从他家的院子出来,一直到城区都是平坦的硬化路。

  “这是要去哪呀?”吕烈盛刚要出村时,村党支部书记周经棣迎面而至。听见招呼声,吕烈盛减速停车,摇下车窗跟周经棣攀谈起来。

  周经棣今年68岁了,当了十几年村干部,他对村庄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深有感触。原来,不止吕烈盛一家,烟墩村及周边村民都对改善交通环境期盼已久。所以,当县道改造项目开始施工时,村委会召集村民筹资进一步完善村道,立即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大家自觉投工投劳,共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将水泥硬化村道延伸至每家每户和养殖区。

  “路通财通嘛!”周经棣感慨道,过去的一年,不仅穿村而过的县道改造工程完工,村民自建的村道加密,连接文昌和琼海两市的琼文高速也已开通,日益完善的农村交通路网,不仅极大便利了出行,更带来一批批外地水产收购商贩,当地水产品的价格跟着一路高涨。

  “我们家的东风螺,从以往一斤40元一下子涨到了60元,利润几乎翻了一倍!”吕烈盛对周经棣的观点表示赞同。

  如今,除了管理养殖池,闲暇时,吕烈盛还常常驾车去集贸市场喝茶,有时载着孩子和家人一起去琼海游玩。“车程大概半个小时,往返都很方便哩!”他一边说着一边重新启动了车子。

  转眼间,载着吕烈盛的小轿车已穿过村道,奔驰在平坦开阔的马路上,越行越远……

  (海南日报文城1月10日电)

  链接

  “五网”持续提质升级

  2019年,海南“五网”现代化基础设施不断提质升级。路网方面,海文大桥、文琼高速公路、万洋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田字型”高速路网成型,农村公路六大工程累计完成里程1.33万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10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电网方面,开启省域智能电网建设,海南联网二回工程去年5月建成。光网方面,在全国率先实现5G网络“县县通”,自然村4G网络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宽带基本实现全覆盖。水网方面,南渡江引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主体施工接近完成;气网方面,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工程正强力推进,预计将于2020年12月建成投产。(邵长春 辑)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