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无愧今朝使命担当,不负明天伟大梦想。地处祖国最南端的海南,这个因改革开放而生的中国最年轻省份,自诞生起就与梦想、实干、创新、机遇相伴而行。这些年,海南各族干部群众勇立时代潮头,埋头苦干、敢为人先,创造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发展奇迹。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联合省委网信办陆续推出“非凡十年看海南·遥瞰征途”系列稿件,将以天空视角,看山河进阶,以国之大者,回答发展命题,描绘一份写在地表征途上的奔跑答卷。
海南正在加快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在这张综合性大水网中,工程设施仍是基础。
说到海南,人们可能不会将其与“缺水”联系在一起。但现实情况是,海南虽然降雨量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放射状岛屿型水系,源短流急,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需水高峰期恰逢枯水期等因素,水资源配置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并不匹配,存在工程性和功能性缺水等问题。
松涛水库。2010年12月卫星影像
松涛水库。2022年9月卫星影像
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全面通水、迈湾水利枢纽工程有序推进、天角潭水利枢纽实现大江截流……近年来,海南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加快建设,致力于构建互连互通,可丰枯调剂、应急调度的协调均衡生态水网体系。
三亚大隆水库。2014年10月卫星影像
三亚大隆水库。2022年9月卫星影像
目前,海南已经形成了北有松涛、南有大隆、西有大广坝、东有红岭的水资源配置体系,长期以来存在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近年来,海南积极开展重大调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大型水库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建设,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在全岛拉开水利工程网,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海南累计落实水务投资521亿元,年均104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30%。
东山龙塘。2010年12月卫星影像
东山龙塘,海口南渡江引水工程全面通水完工。2022年3月卫星影像
立足于海南岛独立水系的特点,海南将以已建和规划中的大中型水库工程为节点,建设区内连通、区间互济的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子网,主要是在实施红岭灌区、南渡江引水、迈湾和天角潭水利枢纽这4项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新增琼西北供水工程,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牛路岭、迈湾水利工程,三大江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及综合治理工程等多项“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水利工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
红岭灌区工程(万泉河上游)。2014年5月卫星影像
红岭灌区工程(万泉河上游)。2020年5月卫星影像
屯昌迈湾水利枢纽。2014年3月卫星影像
屯昌迈湾水利枢纽。2021年3月卫星影像
南繁基地(乐东、三亚片)水利设施。2011年12月卫星影像
南繁基地(乐东、三亚片)水利设施。2019年12月卫星影像
天角潭水利枢纽(儋州市北门江中下游河段)。2014年3月卫星影像
天角潭水利枢纽(儋州市北门江中下游河段)。2021年5月卫星影像
总监制:韩潮光 杨天梁 张丽
总策划:罗建力 李俊生
策划:纪燕玲 王胜蕾 孙学新
执行策划:刘丽萍 陈研茹 高敏
文案:谭琦
视频剪辑:陈永娴
卫星数据提供: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海南数据与应用中心、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微星遥感技术应用服务有限公司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