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热评(一) | 从“近零碳”到“零碳”,我们看到什么?

  潮平海阔,绿意盎然。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如约而至,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令人瞩目的是,经过一年的建设,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正式宣告完成从“近零碳”到“零碳”的关键跨越,系我国首个以城市更新模式打造的区域零碳示范项目。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玻璃瓶饮用水替代了塑料包装;上百台新能源车辆穿梭其间;嘉宾们品尝着海南“零碳咖啡”;光能、风能设施遍布全岛……从会务用品到交通出行,这些小小的细节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共同构成了博鳌“绿色”的底色。

  绿色发展是时代的呼唤。“零碳”既响应了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际例证。现如今,全球都在探讨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平衡,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实现关键跨越,打破了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不可兼得的固有认知。

  从2019年的11350.1吨,到2025年全面零碳运行。实现零碳排放不仅需要绿电供应和节能措施,还需要可信的绿电溯源系统来保障其可持续供应。因此,每一次的尝试和成功,都在为博鳌的“绿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此次关键跨越,不仅是对碳中和理念的有力支持,让人们看到了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广阔前景,也为未来类似区域建设提供成功的范本,更展现了中国在环保领域的积极担当,对全球来说都起到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与此同时,也充分向世人证明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舞台。

  当然,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作为生态优势明显的省份,海南近年来正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当成最大本钱来抓。而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博鳌零碳示范区的成功实践,让人们从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潮中,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可持续发展永无止境,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南自贸港在探寻世界“确定性”最优解之路上,仍需不断深化认识、突破创新,用好用足海南优势,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

  万泉河边,天高海阔。我们也期待着,新的“博鳌声音”能汇聚起更多和合共生、共创未来的强大力量。(南海时评评论员 张屿洋)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南海网评论投稿邮箱:sp0898@163.com 欢迎广大评论员积极投稿。
责任编辑:杨彦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