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海南新闻
字号:

海南文化精英传:特型演员王震

来源: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05-11-27 02:10:23   

  王震,出生于江苏高邮。199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聘于海南影业公司,任特型演员、制片人、副总经理等职。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海南影视家协会副主席。王震从1984年开始扮演毛泽东,至今已在20多部影视片中扮演不同时期的毛泽东形象,并多次获奖。

  王震是1991年来到海南工作的。在此之前,他在一部电视作品当制片人,来海南拍外景期间,他被海南美丽多姿的风光吸引,打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地方。那时,刚刚建省不久的海南正需要各方面人才,没有费多少周折,王震调入海南工作。转眼已近十五年时光。

  虽然王震成了海南人,但因工作性质,他呆在海南的时间并不很多,一部又一部影视作品的拍摄,让他常年奔走于祖国大江南北。身为著名特型演员,王震的质朴踏实却没有变,这在影视圈中应是难能可贵的。他刚刚在《毛泽东去安源》这部电视剧扮演青年毛泽东形象,瘦高的身材,略长的头发,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地还有扮演伟人时的习惯动作,这让他与角色间有了许多神似。当问起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王震如何保持身材体态年轻的秘诀时,他说,他比较喜欢简朴的生活,对太过丰盛的酒宴则不感兴趣,尤其不能多吃东西,吃多了就会有头晕的感觉。而自家简简单单的饮食,往往更对胃口。再有就是对所扮演伟人的追索研究,这条道路是漫长而无止境的,刚开始扮演毛泽东时他曾写出过“走近毛泽东”的角色创作体会,现在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从外到内靠近毛泽东”。

  谈起走上从艺之路,王震说这是他最初没有想到过的。他小的时候是个内向、腼腆的男孩子,家中的长辈也没有从事文艺工作的。1975年他高中毕业后进入高邮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似乎从那以后他的性格有了很大改变,他的艺术潜能也开始显露出来。而他萌生要演毛泽东的想法,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在一些公众场合,经常有人在他身旁指指点点,说他长得太像青年毛泽东。有一次在街上,一个小男孩竟跑过来问他是不是毛主席。这样的事经得多了,他不由产生了一个想法:当一名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1984年,他的一个朋友把他的两张照片寄给了当时的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成荫。成荫这位老延安对毛主席感情很深,曾导演过《西安事变》等较有影响的电影。成荫与王震相约,5月13日下午2时见面。那几天王震简直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怕约定时间找不到地方误事,他5月12日就偷偷先跑去认路。不想他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前却看到了一张讣告:成荫不幸去世,5月13日下午2时举行追悼会!王震的电影演员梦就这样破灭了。但后来事有转机,在中央电视台与武汉电视台合拍的五集电视连续剧《向警予》中,王震从众多特型演员中脱颖而出,在这部作品里首演毛泽东形象。

  《向警予》电视连续剧获得了该年度的电视“飞天奖”。以此为契机,王震从此星路顺畅,先后在20多部影视剧中扮演了不同时期的毛泽东:在由丁荫楠导演的电影《孙中山》中,王震扮演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毛泽东,该片获当年“金鸡”“百花”双奖。1988年在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湘魂》中,王震主演毛泽东。在《诗人毛泽东》、《韶山星火》、《井冈山》、《布衣毛润之》、《张学良将军》、《毛泽东千里寻故地》、《毛泽东去安源》等影视片中,塑造了一代伟人光辉形象。

  回顾起这多年来从艺之路的甜酸苦辣,王震深有感慨,他说,做为一个特型演员,面对的困难也是不少的。首先是对特定人物原型的深刻理解和体会。而在能够接触到的史料中,毛泽东中年和老年时期的资料比较多,而青年时期的则非常少,如何把握和演绎青年毛泽东,是有相当难度的。最初是在一种激情和热情之下的外在模仿,虽然也得到了不少赞誉,但自己心里还是觉得缺少内在的神韵,随着对所扮演人物了解的加深,用心灵去靠近人物,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去体会人物,是自己持之以恒的一个追求。从电影《井冈山》一停机,王震便和古月联手演绎八集电视连续剧《诗人毛泽东》。这是一部由毛泽东诗词贯穿始终的片子,题材新颖,构思独到,把一代伟人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的敏锐深邃,与一个诗人的文雅豪放天高海阔的胸襟全方位地展现出来,这确实考验一个演员的功力。王震说,他就是在牢牢抓住人物的基调前提下,放松地去表演,并不追求每个动作、每个神态的得失,这样一来,演员自身优点特点能够得到发挥,演出效果也比较好。

  从第一次饰演毛泽东至今,已经21年。这些年在拍片过程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事总令他念念不能忘怀:一些老区群众对老一辈革命家感情很深,见到“毛主席”、“朱老总”、“周副主席”是那样的亲切,能与这些扮演者合个影,也让这些纯朴善良的老百姓激动万分。王震说,这是人民群众对领袖的一种感情,做演员的不能因此飘飘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王震这些年演毛泽东演出了名,可以说有许多大把赚钱的机会,有推销产品作广告的找上门来,只要他挥挥手,说几句湖南话,滚滚的金钱就会流入他的口袋。每遇到这样的事,王震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绝。他认为既然饰演伟人,便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伟人的高风亮节,凡有损于形象的事都不能做。王震在谈到当特型演员的经历时,总是出言谨慎,低调谦恭。他说演伟人的过程就是向伟人学习的过程,而且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在谈到以后的打算时,王震说做特型演员这条路他还会继续走下去,同时,他这些年来也在做制片人,曾独立制片《黔龙传人》、《山之子海之梦》、《诗人毛泽东》、《为了这个家》、《叶剑英在1946》等。其中,《叶剑英在1946》获去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型演员与制片人如同王震的两只翅膀,在艺术的天空中,愿他振翅飞翔,越飞越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