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人间百态
字号:

刘少奇有个俄罗斯籍长孙:一生只见过爷爷一面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作者: 时间:2010-09-29 14:44:03   

  何宝珍,阿廖沙的奶奶,刘少奇早期革命伴侣,1902年 4月出生于湖南道县一个贫民家庭。1922年离开衡阳省立第三女师后,来到长沙清水塘 ,与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一起。她白天到自修大学学习,晚上回来。毛泽东经常布置她读些进步书刊。

  1922年秋,杨开慧将何宝珍介绍给刘少奇认识。1923年 4月,何宝珍与刘少奇结婚。婚后,她随刘少奇辗转国内各大城市,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 ,何宝珍牺牲于南京雨花台。两人生育二子一女:长子刘允斌、次子刘允若、长女刘爱琴。

  1939年9月,周恩来去苏联疗伤,将刘允斌、刘爱琴带到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 。1945年,刘允斌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8月,刘少奇秘密出访苏联,见到了刘允斌。这是刘允斌自 1939年与父亲分别后第一次见到父亲。

  1950年 ,毕业于苏联钢铁学院的刘允斌在莫斯科与大学同学玛拉·费多托娃结婚,婚后生下女儿索妮娅和儿子阿廖沙,小名“苏苏”和“辽辽”。1952年 ,刘少奇应邀出席苏共十九大,在苏共领导人的陪同下,与刘允斌一家人见了面。

  1955年 ,刘允斌获莫斯科大学核物理专业副博士学位。刘少奇要求他回祖国工作。回国后,刘允斌在内蒙古包头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刘允斌对妻儿的感情深厚,曾对刘少奇的机要秘书刘振德说:“我爱我的妻子 ,但更爱我的祖国 。我下决心非回来不可,但玛拉不来,所以两人过着分居生活,我愧对玛拉母子 。”

  1958年 ,玛拉带索妮娅和阿廖沙来中国居住了10余天,回国后与刘允斌离婚。当时,由于中苏关系紧张,玛拉母子与刘允斌失去了联系。1967年,刘允斌受到江青一伙的迫害,于1967年 11月21日在包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987年 ,玛拉母子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时,已事隔20年 。

  “我只见过爷爷一面。”阿廖沙告诉笔者。1960年,刘少奇赴苏联出席八十一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特地去看了孙子孙女。

  于是,阿廖沙第一次见到了爷爷。那年 ,他才5岁。他说:“当时的情景我清楚记得。那是秋天,家门前突然来了辆很豪华的黑色轿车,走下来的老人慈祥亲切,他不仅亲吻我,还送给我玩具和糖果。后来我知道那是爷爷。那是爷爷留给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印象。”阿廖沙一直珍藏着爷爷亲吻自己的照片。阿廖沙说,虽然跟爷爷只见过一面,但后来回到国内,感受到大家对爷爷的评价非常高,他对爷爷的敬爱之情油然倍增。如今,他手上戴着的手表,也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送给他的,上面印有刘少奇的头像 。

  1988年 10月,应王光美的邀请,玛拉到中国居住了一段时间。1998年初,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文献纪录片《刘少奇》摄制组采访时,王光美听说摄制组要去俄罗斯,还委托当时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副主任黄峥给索妮娅和阿廖沙带去500美元,希望他们能回家看看。后来,阿廖沙在写给王光美的信中,开头称呼王光美为“我最亲爱的奶奶”,并在信中深情地说:“我的根在中国 ,我永远是刘氏家族中的一员。”

  现在,阿廖沙已获得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居住在广州。他的一双儿女也已长大成才 ,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嫁给了乌克兰的一个演员,儿子成了父亲的校友,也考入了莫斯科航空学院。他还透露,已经从莫斯科大学毕业的女儿将到中国一所大学再学习一个专业。阿廖沙依旧保持着中国人的习惯:喜欢吃面条,不太爱喝牛奶,对辣椒也比较感兴趣。

  据《广州日报》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