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专访东方文化总经理:文化企业要“懂文化、会经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时间:2011-01-19 23:33:36   

  编者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过去的五年里,全国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为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以及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下一个五年国有企业将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他们将怎样发挥积极作用?近期,新华网推出《国企老总面对面》系列专访,倾听来自各行业决策者们的思考,展现一个真实的国企。

  总策划:周锡生 终审:齐绍南 本期策划:袁韵 采访、撰稿:俞玮 王镭

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张玉玲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俞玮摄

  专访东方文化总经理张玉玲:新型文化企业要“懂文化、会经营”

  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俞玮 王镭)当文化与艺术发展为一种产业,文化领导力就显得愈发重要。迈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随着下一个五年国家打造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企业家逐鹿文化市场。如何减少文化产业项目失败的风险、如何经营一个文化企业并促进其产业的良性发展,这都与管理者的文化领导力直接相关。

  2010年12月30日,为纪念一代歌后邓丽君逝世15周年,融合30首邓丽君经典金曲、由300名台前幕后精英全力打造、耗资3000万元的中国原创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轰动了整个香江。作为该剧的投资方之一,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一直秉承“恢弘民族精神,传播优秀文化”的经营理念,长期坚持打造文化精品,为首都的文化建设承担起了一个国有企业的职责。

  近日,新华网专访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张玉玲,请她讲述新型文化企业的发展之路。

  做文化的人首先应该是热爱文化的人

  新华网:《爱上邓丽君》是内地首部原创音乐剧,在香港连演13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网友问,做原创音乐剧的风险很大,当初是什么让东方文化敢于冒风险去投资这部作品?

  张玉玲:我们做文化产业的相信一点,做文化的人首先应该是热爱文化的人。在排演时,我接触了《爱上邓丽君》的创作团队,他们是一群热爱艺术的人。制作人李盾曾推出音乐剧《白蛇传》、《西施》,他对音乐剧的痴迷可以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导演卓依马可尼里曾执导多部百老汇音乐剧,编剧是创作《卧虎藏龙》、《色戒》的台湾编剧王蕙玲。

  邓丽君是几代中国人共同喜爱的歌手,上世纪八十年代她的歌曲唱响大江南北,启迪了几代人的审美意识。饰演邓丽君的女演员虽然不出名,但是扮相和音色都跟邓丽君非常像,邓丽君的家人看过后都很喜欢,所以我们觉得投资回报是有保证的。

  《爱上邓丽君》在香港连演13场,今年2月开始赴东莞、上海、深圳、武汉、重庆、青岛等十几个城市巡演,之后将赴纽约、旧金山、温哥华、首尔、东京及东南亚地区演出。

  今后,我们还将在音乐剧方面谋求发展,我们投资的第二部原创音乐剧《王牌游戏》已完成排演,将于近期展开全国巡演。东方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剧剧场也正在加紧建设,这里将会推出更多的原创音乐剧。另外,我们还与美国百老汇签了协议,将引进一批百老汇的经典剧目。

  2010年12月30日,为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两幕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全球首演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拉开帷幕。该剧描写21世纪的上海,冷酷的现实使年青音乐人周梦君追梦无果、事业无成后,偶然在母亲留下的一张唱片中领悟到邓丽君歌曲中的真谛。最终,周梦君事业有成,并得到了幸福爱情。新华社记者陈晓伟 摄

  2010年10月15日,剧中男主角周梦君受伤后抱着邓丽君的照片深深思念。 当日,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在北京东方松雷剧场连排亮相。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文化地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资料图片:菖蒲河公园一角

资料图片:菖蒲河公园一角

  北京菖蒲河公园位于天安门东侧。菖蒲河,又名外金水河,因河中生长菖蒲而得名。菖蒲河系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东段,是皇城水系组成部分。河由西苑中海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再沿皇城南墙北侧向东汇入御河,全长510米。

  新华网:您刚刚提到的“东方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属于东方文化的文化地产、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三大主营板块中的文化地产项目。请问,如何理解文化地产这个概念,它与其他地产项目有什么区别?

  张玉玲: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是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辖的国有独资企业。经过5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以文化为核心的主营业务,以文化设施开发建设为基础,再将文化设施由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企业实施经营,从而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地产、创意、旅游三个板块相互依托、相互关联的文化产业链。

  其中,文化地产是将地产项目和文化产业充分整合,将文化产业资源自然融入到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为人们创造出充分体现城市风格特质和文化价值,符合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多元化需求的复合地产项目。它不同于以往普通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中只注重功能设施建设,而是以房屋为载体,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形成文化高附加值,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和地产项目的双重效益。通过对生态环境、历史人文、文化教育、体育运动、大型会展与城市房地产的复合型嫁接,构成了城市建设的文化格局,创造了城市独具一格的风格气质。

  我们深知,历史文化资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稀缺和宝贵的资源。在构建国际化城市旅游目的地过程中,对于地处城市黄金地段的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如何保护与延伸?是我们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文化地产理念是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在对历史文化风貌进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同新城市功能完美结合,功能完善、空间互动,从而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文化地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以菖蒲河公园为例,这是一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我们在从天安门东侧至南河沿大街一道狭长的走廊里建设了一个皇家园林式的遗址公园,其中还配套建设了艺术品交易中心、东院戏楼、食府等文化设施。在此,游客可以感受皇家园林的气势,体味北京戏曲文化、了解皇家饮食文化。

  东方文化的多处文化设施都可以形成旅游项目,我们下一步准备打造“东方文化体验游”,把新东城的文化景点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区别于传统的“看故宫、登长城、吃烤鸭”,让游客感受真正的北京文化。

  “懂文化、会经营”是新型文化企业的优势所在

  新华网:文化产业的发展肯定不能仅仅依赖于地产项目,面对竞争,东方文化是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

资料图片:北京700岁玉河“水穿街巷”重现。

  张玉玲: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刚刚兴起,但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完全开始。未来五年,随着国家打造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企业家进入这个行业。到那时,有序和无序化竞争都会并存。对东方文化来说,我们对于“什么是文化”、“怎么做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长远发展需要长远的眼光,尽量避免为追逐一时之利而走弯路,将是我们面对未来竞争的优势所在。

  中国内地在文化产业中的一些方面做得很好,比如演出、影视剧等等,但是面对一个大的文化产业概念时,我们的认识还有欠缺,也就是我们没有把国外文化产业中好的规则、理念、管理引进来。不少做文化的企业在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文化”的情况下就会盲目地去做一些事情。

  但不管怎样,东方文化始终立足精品战略,也许我们一时竞争不过这些企业,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法治环境的逐步完善,我相信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将显现出来。

  为什么有的企业手里有很好的资源,却总是在亏损?文化产业区别于文化的关键是“经营”。新型文化企业不仅要懂文化,还要懂得怎么投融资、怎么设计合作项目、怎么赚钱。东方文化打造一流国内文化企业的信心就在于此,因为我们有文化经营方面的优秀人才和宝贵经验。

  资料图片:位于菖蒲河岸上的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由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与中国动漫集团共同出资成立。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考虑长远利益

  新华网:东方文化在过去五年完成了“以地产为龙头”向“以文化产业为中心”的转型。企业在跨业态扩张的过程中会遇到企业管理、风险控制、人才整合等方面的难题。作为管理者,您怎样解决这些难题?

  张玉玲:从经营范围细分上来讲,东方文化涵盖9大行业、19个业态,员工近3000人,确实是一个跨业态、业务复杂、充满挑战的一个局面,可以说在风险管控、人力资源整合以及管理体系建设、企业文化融合等方面哪一条解决不好公司都不是现在这样一个结果,发展更无从谈起。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是下了功夫的。

  我们坚持战略引领,从战略高度对资产、业务、人员进行整合与调整,将优势资源进行聚集与分配,突出文化这个主题,始终以文化产业为核心,文化地产、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三大主业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三者互为依托,文化地产建设文化设施是文化创意的基础,文化创意增强了文化地产的内涵,把历史背景和现代的时尚元素融入其中;文化旅游是文化地产和文化创意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旅游的实质还是文化。

  对于企业来说要控制风险,考虑投入产出的效果,公益性的文化项目与企业目标会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我们首先考虑其是否符合公司战略。同时,文化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所以我们以项目的长远利益做依据,避免因为短期利益导致的决策失误。

  新华网:东城区是北京历史文化比较集中的地区,怎样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同时进行合理开发并形成赢利点?

  张玉玲:东城区地处首都核心区域,对我们来说,服务区域发展,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是第一要务,重点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所以我们在所有风貌保护建设中,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替政府承担相关工作。而建成项目后的产业延伸效益也是围绕区域定位和百姓需求创造的。

  这几年,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坚持城市改造建设与文物保护相结合,对旧城进行文化性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和展示原本历史风貌,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疏解了旧城人口。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既保持古都风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发展新路。

  北京市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力争把文化资源与产业价值结合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实现文化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谁占领文化产业制高点,谁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就有更多发言权

  新华网:回顾过去五年,您如何评价东方文化走过的发展之路?

  张玉玲:回顾东方文化过去五年的发展之路,概括起来是三个关键词:一是融入,二是转型,三是创新。

  资料图片: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组队参加2010年东城区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北新桥杯”第八套广播操比赛。

  融入,过去五年,东方文化把企业发展融入东城区的发展之中,发挥好区国有企业在区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东城区是一个地域小,但是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随着区委、区政府提出“文化强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战略构想,公司党委找准发展定位,把服从和服务于东城区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心。通过融入,这五年,东方文化逐步清晰了发展的方向和定位,以文化产业为中心,以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地产为支撑,做高端、做精品。

  转型,过去五年是东方文化由创建初期的“以房地产为龙头,转型为以文化产业为中心”的重要转型期。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关联框架和雏形已经形成。

  创新,创新是贯穿于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贯穿于公司融入区战略和公司战略转型之中。作为区属国有企业,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如何创出自己的品牌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创新探索发展的路子,使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

  新华网: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于下一个五年公司的发展,您有着怎样的思考?

  张玉玲:目前,从中央到市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环境已经形成,特别是东城区提出的文化强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打造“世界城市窗口区”、“首都文化中心区”的战略定位,使文化产业在贯彻这一战略构想中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在这个大背景下,可以说谁最先占领文化产业制高点,谁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就有更多的发言权、更大的示范效应和更多的资源。

  未来五年,我们会紧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抓住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战略机遇,在产业布局、高端、精品的发展定位上与之进一步契合,将自身的发展充分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大势当中去,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企业小档案

  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是东城区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国有独资企业 。公司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繁荣文化经济为己任,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坚持高端、精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国内创意文化企业一流品牌。

  东方文化人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上进心,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引进专业优势资源,多年来建设、储备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项目,如菖蒲河文化艺术区、玉河风貌保护区、东二环音乐大厅建设、蜂巢剧场、东方文化交流中心等;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企业,如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北京大华环球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东方松雷音乐剧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东之一的东方雍和文化创意投资公司等。先后制作并出品了《爱上邓丽君》、《幸福在路上》等作品,涉及原创音乐剧制作、影视剧制作发行、文化演出、艺术品交易、专业剧场建设、版权、动漫制作发行,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平台搭建等。

  秉承“恢弘民族精神,传播优秀文化”的经营理念,踏实进取,厚积薄发,东方文化始终关注文化项目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的有机融合,努力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寻求创造构思,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成长为一个具有高端特色品牌的新型文化企业。

  往期对话

  新华网专访: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回应11个热点问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