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字号:

揭秘苏联导弹爆炸案 160名科学家当场丧生(图)

来源:新华博客 作者: 时间:2008-08-05 15:41:03   

  P-16导弹发射前出现故障

  18时30分传来了第一个危险信号:在进行与一级发动机氧化剂和燃料管路内的高温隔膜爆毁有关的例行检查时出现了意外情况。

  

现场一片狼藉[资料图片]

  这个时候正是赫鲁晓夫一行到达美国的时间,涅杰林元帅急忙带领众多苏联高级火箭专家和高级工程师来到导弹发射台上,对导弹进行检查。根据安全条例规定,集体检查只能在燃料取出之后才能进行。但这无疑会耽误发射时间。涅杰林不得不违章,在注满燃料的火箭旁和同来的专家们对火箭系统进行检修。

  

在场人员全部葬身火海[资料图片]

  直到10月24日,在“R-16”导弹升空之前30分钟,工作人员还在抢修一个配电器。突然,导弹的第二节引擎不知何故竟被点燃,顿时喷出火焰,接着又波及第一节的燃料缸,遂引起熊熊大火和大爆炸。火箭发出烈焰,弹指之间,爆炸产生的高温把周围的一切都吞噬了,在场人员全部葬身火海。

  三十五年后真相大白

  这一惨剧被精心隐瞒下来。苏联的通讯社纷纷保持缄默,中央各报则同时于1960年10月26日发表消息,称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英雄、国防部副部长、炮兵主帅和战略火箭军总司令、著名的军事活动家、伟大卫国战争的光荣英雄米特罗凡·伊万诺维奇·涅杰林在履行职责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尽管飞机失事的说法和事故的真实报告差之千里,但它们却与苏联共存了数十载:一个用来蒙蔽人民,另一个则局限于那些达官显宦的狭小圈子内。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苏联人及整个世界对苏联的导弹核实力产生怀疑。

  1995年10月,俄罗斯电视一台新闻节目对米·伊·涅杰林元帅逝世35周年纪念进行了简短报道。透过该节目的评述,人们终于恍然大悟,1960年10月24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第一枚P-16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过程中,米·伊·涅杰林元帅牺牲在发射坪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