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扫描
字号:

日本福岛“核震”之鉴[组图]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时间:2011-03-16 09:28:00   

  “是不是切尔诺贝利第二?”

  2011年3月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

  因在二战期间遭受过原子弹袭击,日本人始终对“核武器”、“核电站”等非常敏感,不少日本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有核爆后日本进入“无秩序世界”的假想。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原子能资料信息室核燃料循环项目代表泽井正子一担心, “有可能会朝着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方向发展”。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让20万居民被迫搬离,而在这之后,美国没有再建新的核电站。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曾造成数百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至今让俄罗斯人和欧洲人心有余悸。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欧洲的反应最强烈。12日,德国一家电视台特意播放了有关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纪录片。同一天,在即将举行州选举的巴登·符腾煲州,有6万反对建核电站的人上街游行。《世界报> 13日报道说, “核事故成为德国选举核心问题”。《明镜》周刊13日还以“核时代的结束”为题进行封面报道,认为“日本核反应堆爆炸标志着核工业的最终毁灭”, “福岛就是切尔诺贝利第二”。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年的事故评定级别为7级,属“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中的最高级别,核电站10OO多公里半径范围内都受到了污染。但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3日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定为 4级,意味着该事件可定性为“将在当地产生影响”的“事故”。

  核电事故总会引起政治连锁反应。庆应大学学者井村喜代子曾把“切尔诺贝利事件”描述为苏联解体的前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应急体制和企业的内部管理都出现问题。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福岛核电站事故”与“切尔诺贝利事件”没有太多可比性,危害程度也小很多,日本人最终能挺过来,“不会有什么大灾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汪洪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