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是日本“不得己”的选择

日本着手应对核辐射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核物理专家雷夫·帕克金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严格来讲,日本位于全球最集中的地震、火山带上,对于核电站的建设应非常谨慎,但日本又是一个典型的能源紧缺国家,使用核电确实是“不得已”的选择。日本从1954年国会第一次通过核电预算,到1963年第一座核电站开始正式发电,这期间,日本政府顶着民间的反对,通过一系列立法保证核电站安全。日本核电专家回顾那段历史时感慨, “在日本想建核电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日本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国,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核电站已发生了多起事故。比较严重的一次是1999年9月,茨城县东海村一家核燃料厂发生核物质泄漏,造成2名工人死亡,辐射范围几十公里,30多万当地居民避难。此次事故相关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使用了40年,采用的是基本被淘汰的技术,其在2006年就发生过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但让民众不满的是,日本核电部门乃至行政部门居然还爆出过为维护自己利益和“安全无忧”形象而作假的丑闻。
日本人对本国“核电战略”的反思因为这次事故又形成了一次大讨论。《读卖新闻》评论称,尽管此次大地震的严重程度超过想象,但“核电站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安全”,是东京电力公司对核电站经营不善才酿成大祸,领导层必须 “集体谢罪并承担责任”。有人认为, “日本天生就不适于修核电站”。曾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日本核能专家细川荣久表示,在核能方面,日本“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太多的国家”,特别是地震多发及其次生灾害对于核电站简直是天敌, “某种程度上说,核电站的现行安全保障还不足以让人完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