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不平凡的2018
我省实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服务,用项目、平台、产业引才
四方英才齐聚更加开放的海南
■ 海南日报记者 李磊
2018年11月10日,初冬北京的街头已透出阵阵寒意,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当天,海南省“聚四方之才”专场招聘会在这里举行。
由于当天入场求职者人数众多,主办方只能安排他们分批入场,等待入场的队伍已经排到了展示中心外广场。队伍中不仅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还有专程从东京、首尔打“飞的”来此应聘的留学生。
在这场高规格的招聘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高端人才用2.4万份简历,表达了他们对更加开放的海南的向往与青睐。
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最短的短板、最紧缺的资源是人才。2018年,海南加快人才培养引进的步伐,这一年,“人才”,成为海南发展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一份发自大海之南的求贤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要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各类人才在海南各尽其用、各展其才。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2号文件)在31条措施中,专门用4条讲人才问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2018年5月13日,我省发布《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开放的海南向天下英才发出了召唤。
在研究制订《行动计划》时,省委书记刘赐贵连续召开3场人才座谈会,广泛听取高校师生、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对完善海南省人才制度的意见建议,为制订《行动计划》定方向、明路径、提措施。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提出许多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2018年5月6日下午,刘赐贵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讨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明确强调实施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全面提升海南人才整体素质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份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并反复研究论证的《行动计划》,在5月13日召开的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上顺利通过。
5月13日晚,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省委副书记李军主持发布会并作为主发布人,对《行动计划》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深入解读。
这份发自大海之南的求贤书,在当天晚上通过发布会现场的新闻媒体,迅速向全世界传播,发出了海南对国内外人才的召唤。
《行动计划》发布的第二天,沈晓明就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有关人才配套政策。他强调,人才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因素,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以满腔的热情和细致的工作,把“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细化、实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肖秀燕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