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招网海口5月2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任桐)5月20日上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三批)出炉,发布12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发布的第8项创新案例为设立重大项目检察工作站,“面对面”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主要做法包括:
依托海南省政府批准的每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选择投资带动效应大、民生民利影响深、社会关注热度高的重大项目设立了28个检察工作站,采取“每周固定时间+应急快速响应”等专项工作模式,零距离对接、面对面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法律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快速解决,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如期、高质量推进。
一是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坚持深入调研精准政策,召开联席会议、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深入工地现场432次,全面了解掌握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帮助解决的涉法问题和困难41项,精准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263次,有效增强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法治理念先行引领,深入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开展“检察官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276场次,着力营造依法治企的法治工作新环境。
三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广泛听取重大项目所涉及辖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依法督促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妥善处理辖区群众的合理诉求24件,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群众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理解、支持、认可。
四是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依法办理破坏经济发展刑事犯罪案件98件,依法办理涉及重大项目的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监督22件,构建重大项目建设安全稳定的运营环境。
五是强化公益诉讼工作。坚持国家人民利益至上,发现收集重大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生态环保、国有土地出让金等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件,有力保障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企业合法利益。
六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协助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及时排查化解、妥善处理涉法疑难矛盾纠纷35件,切实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问题,保障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七是帮助补强管理短板。针对项目建设中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以及问题隐患,建立专项工作机制18项,提出切实可行的检察意见建议10条,帮助扎紧扎密扎牢重大项目建设在资金使用、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等重点环节的制度笼子,确保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千部优秀。
检察工作站的设立有力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通过履行检察、发改职能,及时为28个重大项目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困难。通过打击重大项目建设领域违法犯罪、“检察官以案释法”、法治大讲堂等手段举措,着力打造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业主单位依法治企、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通过开展生态巡查,及时发现重大项目周边发生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并运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有关单位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为重大项目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环境。
相关新闻>>>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应用BIM技术开展电子招投标 有效控制造价、缩短工期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全国首单省级人才租赁住房REITs在海南成功发行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网上“多督合一”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开创消费扶贫新模式 8.24万户次贫困户受益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设置“冬季小学期” 将“候鸟”智力资源转化为教育优势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2757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全省镇村全覆盖 属全国唯一省份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推出领事业务“一网通办”平台 提前办结率100%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创新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报告由季报制改为月报制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开展卫星遥感信息全产业链孵化式招商模式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开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 志智双扶显成效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开展通信基站建设管理“放管服”改革 实现政企双赢
责任编辑:林芳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