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招网海口5月2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任桐)5月20日上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三批)出炉,发布12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发布的第11项创新案例为利用视讯手段开展志智双扶,开辟脱贫致富新通道。
海南开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利用电视教学和961017电话热线咨询的方式,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
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发挥组织优势,建立上下贯通管理机制。省、市县、乡镇分别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任校长、组织系统为牵头单位的脱贫夜校领导机构。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政村,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施,设立脱贫夜校教学点,建立扶贫对象上课签到、讨论交流、意见建议等台账。19个省直单位派专人设岗值守热线电话,为基层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市县领导干部包点参学制度、教学工作巡查制度、帮扶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学习讨论制度、签到请销假制度等,使夜校教学管理工作有组织、有方法、有成效。
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点实时管理。引进“钉钉”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录入全省2700多个教学点、56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信息,并进行考勤管理,确保人员在岗带班学习。组织对各教学点开展实地明察暗访和抽样检查,将管理人员签到、教学对象参学情况向全省通报。将每期直播的电视节目同步上传到省远程教育平台和海南党员教育视频网,教学点既可用站点实时学习,也可以组织补课、重复学习。
三是采取灵活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成效。每节课后都用30分钟组织参学人员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确定讨论主题,请专家、技术人员、脱贫致富榜样等进行现场讲解。
四是拓展夜校功能,擦亮精准扶贫品牌。策划举办“夜校集市”“爱心集市”,组织贫困群众在教学点销售优质农副产品,传播消费扶贫理念。与省妇联举办《乡亲相爱》相亲活动,利用平台和961017热线,帮助困难群众牵线搭桥、解决单身问题。联合市县组织部、就业局,开展《夜校帮你找工作》线下活动,每周专门开辟版块提供招工信息,为近千名贫困群众提供了找工作机会。
截至目前,全省负责签到的55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签到率达99.86%,市县管理人员100%签到,贫困户主要劳动力参学率达96.14%,全面完成各项教育任务。同时,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扶贫政策普及+致富技术讲解+特色产业展示+市县扶贫经验交流+典型宣传和感恩教育”五类模块化、渗透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帮助贫困户提高致富技能,激发脱贫之志。
相关新闻>>>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应用BIM技术开展电子招投标 有效控制造价、缩短工期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全国首单省级人才租赁住房REITs在海南成功发行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网上“多督合一”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开创消费扶贫新模式 8.24万户次贫困户受益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设置“冬季小学期” 将“候鸟”智力资源转化为教育优势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2757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全省镇村全覆盖 属全国唯一省份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推出领事业务“一网通办”平台 提前办结率100%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28个重大项目检察工作站 “面对面”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创新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报告由季报制改为月报制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开展卫星遥感信息全产业链孵化式招商模式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 海南开展通信基站建设管理“放管服”改革 实现政企双赢
责任编辑:林芳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