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南省决定开展“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确保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力争实现全覆盖。南海网推出系列整合,梳理各地推进“厕所革命”的先进经验,借鉴特色案例,助力海南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厕所事小,民生事大。全国各地、各景区通过“厕所革命”,让市民游客享受到令人愉悦的如厕环境,为当地旅游、城市形象增色添彩,这是城市的“面子”。而不断增强的以游客、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把“享受美好生活”的口号变成真抓实干的具体工作和措施,却是实实在在的“里子”。这样的“里子”正在从细节方面温暖着游客,强化了景区的人性化服务,甚至成为了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地。这几个颇具特色的景区厕所到底有什么魅力?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湖景区又出新的打卡地标了!没错,就是公共厕所。
2019年以来,西湖景区推出“厕所革命”,改造提升了不少公厕,如今这些新一代的样板公厕已经陆续推出,居然成了景区“网红”新地标。
【苏堤三桥公厕:这座高科技公厕火了】
苏堤三桥公厕,有个好听的名字——“兰心公厕”,设在苏堤中段位置,锁澜桥与望山桥之间。公厕外观特别“小清新”——白墙黛瓦、修竹傍身,几分雅致。最有意思的是,从公厕的走廊望出去,就是西里湖的远山近水,像极了园林景观中常见的“洞门”,一扇洞门,一种风情。
这座全新亮相不久的公厕,不单颜值高,最大特色就是高科技,有众多技能傍身,别有乾坤。
技能一:太阳一晒就能自净分解臭气的公厕
潮与臭,一直是公厕的“老大难”问题,原来的三桥公厕,就因为这个问题一直遭人嫌弃。此次更新,花港管理处做了大胆尝新,在公厕的外立面使用了最前沿的新型材料——光触媒板材,这种板材到底有多厉害呢?它能在紫外线作用下将空气中吸附的有毒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简单说就是太阳一晒,它自己就能分解掉臭气与毒气。而且这种材料,是水波状的粗糙纹理,像极了西湖泛起的涟漪,十分独特。
公厕里面的墙壁则统一用上了赛乐板,它不光防臭,还能防尘,也拥有强大的自净功能。同时,男女厕位各添置了一台噪音极小的风幕机补充通风,解决“潮、臭”轻轻松松。
钱江晚报记者在现场也感受了一下,臭味确实很少,加上整个厕所的屋顶是架空的,非常通风。
技能二:上厕所有没有人“红绿灯”给提示,智能显示屏告诉你实时天气
这次改造后的三桥公厕,相比之前扩建了20多个平米,新增6个厕位,男女厕位比例达到了1:1.5,可以有效改善女厕排队等位的现象。
洗手台上,长得像飞机形状的洗手烘干一体机,用的是戴森品牌,中间出水是自动感应的,两侧出风自动吹干。
厕所洗手台的背面墙壁上,设有一个电子屏,通过智能系统采集的数据,市民游客可以实时查看温度、湿度及天气等情况,另外,上面还有公厕使用人数、用水量、用电量以及PM2.5的数值等信息。
公厕外部设置了一处新零售区域,它就像一间“无人超市”,售卖矿泉水、饮料、食物等,旁边还有充电宝,食物的机器还分了冷饮和常温的,非常贴心。这也是景区第一次探索的“以商养厕”的新模式,简言之,就是用这间新零售所赚的钱来管养公厕。
技能三:有着插画的母婴室,让很多宝妈安心
最让宝妈们舒心的,就是第三卫生间。带着3岁娃的张琳看到厕所里面的母婴室,一阵激动。“带娃出门,最需要的就是母婴室。”
记者也去体验了一番,门禁是按钮式的,进去后按下蓝色关门键就会自动上锁。在门口处,还设有盲文提示,非常贴心。
这个里面,设置了儿童马桶、儿童水龙头、宝宝座椅、婴儿床、残疾人设备等人性化的设施。
母婴室墙壁上,有一幅小女生看三潭印月的可爱插画,听说是特地找插画师来创作的,画的就是厕所望出去的西湖风景。
技能四:超强智能系统像“全能管家”,公厕管理简单有趣
厕所内引进了阿里最新的智能采集系统,这个系统会自动采集光照、异味、温度、用电量、用水量等数据,根据情况来调节灯光的明暗、排风除臭设备的开关等,同时,它还会适时提示管理人员打扫,就像一位全能管家,把公厕打理地井井有条。
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哪怕不在公厕,依然可以进行远程操控,控制厕所内的智能设备,如电动门窗的开关、灯具的控制、音乐的播放等等,让公厕管理变得简单有趣。
【灵隐翠薇园公厕:“潮汐门”,高峰期“男女模式”切换忙】
杭州有“潮汐”车道,灵隐景区有公厕“潮汐门”。
何为“潮汐门”?就是在旅游旺季,女厕需求量较大时,关闭与男厕之间的门,再打开与女厕的门,使厕间的5个厕位变成女厕位,男女厕位比例达到2:3,男女厕位比满足规范要求,反之亦然,从而缓解排队如厕现象。这次,翠薇园公厕提升改造,调整内部格局后,新增蹲厕位,设立“潮汐厕位区”。公厕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游客量多少变化,随时打开或关闭该区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另外,为解决这个臭和潮的问题,公厕安装了“全热净化新风系统”。通过负压收集系统收集公厕内的臭气,经过设备过滤单元消除臭味,同时将过滤后的纯净空气送入公厕内,并将公厕内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公示在公厕入口处的显示屏上。
公厕休息区中式长廊内还有“绿叶益站”智能游客服务点,24小时提供矿泉水、灵隐特色伴手礼自动贩卖、充电宝、雨伞租借机等便民服务。
【半隐亭公厕(原赵之谦公厕),驿站里冰箱电饭煲都有】
半隐亭公厕(原赵之谦公厕)全新亮相后,也将男女厕位比例提升到了1∶1.5,有效地解决了节假日女厕排长队现象。公厕的“第三卫生间”设有机械自动门锁,内有大号和小号两组洁具,分别供大人和儿童使用,在小便池和坐便器旁还装有栏杆扶手,以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使用,在一侧的墙上,还有折叠式婴儿护理台及儿童安全保护椅。
半隐亭公厕还同步配套了驿站功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空间不大的驿站内却配齐了餐桌椅、电冰箱、电饭煲、饮水机、空调、急救箱等物品,为周边的户外工作者们解决了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长桥公厕里建厕所文化展示馆——“雪隐文化馆”】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原公厕的走廊空间,在改造后的长桥公厕内,精心打造了一个16.6㎡的厕所文化展示馆——“雪隐文化馆”。据悉,这是一个讲述厕所发展史的微型厕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建在公厕内的实物、图片结合视频介绍的展馆,还是国内第一个公厕附属性的关于厕所文化的微型文化馆,颇具典范性质,它一经面世就给市民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城市之美在于细节。“雪隐文化馆”用实物展示直观地表现了人类厕所发展的三阶段,从旱厕、虎子到水冲洁具、再到智能泡洗式洁具和以其为技术基础的高净卫生间,充分展示了科技、人文关怀在厕所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雪隐文化馆填补了国内厕所文化馆的空白,为厕所革命从景观、建筑设计更深入到功能设计、前沿科技展示、人文关怀、文化展示的新高度,使其成为国内外公厕理念的新标杆。
华清宫卫生间统称为“御净轩”,取自有关史料,紧贴景区文化氛围。建筑外立面呈仿唐建筑,与周边建筑相互融合。
“厕所”也能智慧化
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通过环保技术提升管理要求和卫生条件,景区的智慧旅游项目中也增加了相关服务:卫生间内实现WIFI全覆盖,景区官方APP可以方便地查找到最近的卫生间,使广大游客享受到更便捷、舒适的体验。
内部装修风格各异
内部装修材料也各具风格,唐文化游览区域内采用唐风元素,西安事变游览区采取民国装修风格,在提升内部空间美感的同时,便于游客辨识。
基础设施完善且便捷
景区卫生间坚持“服务便捷性、视觉美观性、设计文化性、功能人性化”的原则,均配备有通风系统、空调系统、休憩区、残疾人厕位、节水冲洗设备。并增加了观赏鱼,配备绿植、电视、沙发、书报架、擦鞋器、充电器、西门卫生间侧房提供免费开水等便民设施,为每个卫生间都配备了卫生纸、洗手液、烘干机等。
阳春三月,久雨放晴,浙江省丽水境内的缙云仙都景区春色无边,一批游客漫步在小赤壁绿道上,兴致盎然地看山看水、赏花赏景。当看到一座标着“卫生间”的漂亮建筑时,不由得惊叹:“这是厕所?好漂亮啊,如果不是看到标牌,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公厕。”一些游客赶紧掏出手机在厕所前拍照留影。浙江缙云仙都景区连续3年通过“厕所革命”,实现景厕相融、主客共享。一座座精品厕所点缀在景区各节点,通过6.8公里的“最美绿道”串连,成为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成为游客眼中的最美“网红”。
有颜值有特色,是仙都厕所的第一印象
结合创5A景区建设需要,仙都景区严格按照旅游厕所国家标准,对厕所设计方案进行多轮比选。为了与文保建筑融为一体,紧邻独峰书院的厕所采用了明清建筑风格,不看标牌,不走到里面,游客根本不敢想像这样一座庭院式的建筑竟然是厕所;为了与周边山体环境协调,原先设计为白灰墙的倪翁洞厕所,外立面全部采用当地石材凝灰岩予以重新铺贴;为了保护原有绿化树木,轩辕文化街厕所把两株高大的香樟树环抱在内,建设时也不曾损坏一根树枝……
在外观建设上,充分考虑景观融合度,注重科学实用和生态环保,因地制宜,既有砖混、拼装厕所,也有石头、土木厕所,力求功能齐全、美观大方和智慧科技的运用。在内部布置上,充分结合缙云的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资源,融入黄帝、影视、婺剧、书法、石头、农耕、慈孝、恐龙等文化元素,彰显缙云特色,真正做到“一厕一景观,一厕一主题”。
又干净又舒适,是仙都厕所的第一体验。
无论走进仙都景区的哪一座厕所,首先闻到的是淡淡的檀香味,墙上的美图和细节布置让游客随时感受人文美景,每个厕位都有绿植点缀,一年四季透着春意,第三卫生间、手纸、洗手液、除湿器、干手器等配套一应俱全,厕所外部休憩场所还配置了自动售卖机、咖啡机、茶座、休闲椅等,处处有特色,处处有细节,处处显人性。
当然,厕所建得漂亮只是其一,这一切更离不开严格精细的管理。为使景区厕所保洁符合5A景区要求,仙都景区从2017年开始每年投入100多万元,专门对厕所及周边环境的保洁工作实行外包,严格按5星级宾馆卫生保洁要求,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流程和考核制度,每座厕所配备一名专门保洁员,实现制度、人员全部上墙。
泡沫封堵式循环水环保技术的使用让“零污染、零渗透、零排放”成为了可能,让满足游客需求与节约管理成本得到平衡。外形不拘于传统,数量布局日趋科学,厕所在此成为景观构筑物,在基础功能之外拥有了美化、人文、愉悦的功能。
可通过二维码寻找周边厕所并进行评价
在投资建设方面采用的是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包括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通过招标引进了路克奔环保设备公司,进行整个公厕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景区通过时下风行的二维码,建立起与游客互动的便捷渠道。游客不再仅仅是厕所的使用者,也成为了谏言者。多变的天气里,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以及独特的管理方式,让长白山旅游厕所建设工作位居吉林省前列。
天池厕所三年未清掏 技术推动厕所革命
在游人如织的长白山天池发现,虽然入厕的游客众多,但是厕所的卫生情况相对良好,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厕所主体面积200平米左右,每天可以容纳游客2万人左右,至今已经三年没有清掏过,厕所使用了创新技术,
全程是泡沫封堵式环保循环水冲卫生间,每年节省清掏费用和节水费用100万元左右,主要通过消化细菌来处理粪便,能有效分解人体排泄物中的纤维,脂肪和蛋白等物质,通过泡沫代替水,将排泄物下沉,并经过地下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多层分解技术,将粪便转化为无色无味无毒的二类水用于循环冲厕。
公厕融入自然环境 注重与公共服务休闲功能结合
在长白山景区及城区看到的每一座厕所从外观上都各不相同,步移景异的原则是长白山旅游厕所设计的初衷,聘请了北京大地风景和北京土人设计院等景观设计公司对公厕进行前期的方案策划,五十多座已建成和在建的旅游公厕都不一样,每个旅游公厕都有自身的特点,景观与公厕相结合,力争融入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
人性化的母婴室与休息室遍布景区内,宽松的沙发、座椅、饮水机,搭配轻音乐、装饰画和鲜花,让游客在如厕同时,享受放松的休闲度假时光。无障碍厕位向残障人士、儿童、哺乳期妇女提供贴心关爱。
厕所内为避免游客滑倒而铺设的塑胶地板、部分蹲位前侧供游客放置大件物品的双层置物架、定时控制的排气扇换气扇和喷香机、区分成年和儿童使用的盥洗台,无不增强星级景区的细致体验。
此外,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的无障碍厕位,专门配有抗菌扶手架和感应抽纸盒的残老人士卫生间、儿童厕位旁卡通造型垃圾桶以及24小时不间断热水,处处显示出游客至上的服务态度。
游客打开水龙头即可免费享用水质达到欧盟标准的直饮水。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与长城脚下别具匠心的北方水镇融为一体。
当瓷器与厕所“邂逅”,便成就了古窑的“舒园”。碎瓷片装饰的厕所墙面,仿造青花瓷的洗手池,陶瓷元素的指示路牌,典雅的细节展现了充满东方质感的陶瓷文化魅力。重檐式的屋面设计,凸显建筑的立体感与层次感,入口处借用徽派门头处理,与原有厕所风格呼应,使整体建筑融入古窑文化的大主题。九座星级厕所合理布局,由专人管理,实行“一人一厕、一次一扫”,及时保证卫生干净,无不彰显古窑人的细心与用心。各景点厕所数量充足,让游客安心、舒心。
“厕所革命”非小事,“厕所革命”承载了广大群众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和文明风尚的追求,它是一个地方的文明形象的缩影,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水平,希望在不远的未来能涌现出越来越多”有颜又有品“的厕所。
相关新闻>>>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