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整合 | 推进厕所革命之“贵州经验”【他山之石】

  点击进入专题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南省决定开展“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确保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力争实现全覆盖。南海网推出系列整合,梳理各地推进“厕所革命”的先进经验,借鉴特色案例,助力海南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小厕所,大民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三农”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近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总决赛上,“贵州省剑河县缺水山区改厕和厕所粪污庭院消纳及大田回用模式”获应用推广项目组一等奖。

  获奖的背后,一起来看看厕所革命的“贵州经验”。 

  今年4月,剑河县依托农业农村部帮扶之机,按照宜旱则旱厕、宜水则水厕的原则创新探索出“缺水山区改厕和厕所粪污庭院消纳及大田回用模式”,将粪污、厨房污水分别收集后统一纳入净化槽进行处理,通过特殊工艺,将污物转化为肥料,通过滴灌或喷灌形式排至生态庭院,促进景观建设与绿色蔬菜种植业发展,有效解决了部分村庄较为缺水与农村粪污、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排量较大的矛盾。

  据介绍,该模式不仅技术难度小,建设投入成本低,还可以将农村粪污有效处理率提升到95%以上。目前,剑河已在该县革东镇光条村、宝贡屯村,仰阿莎街道办川洞村等40户农家进行试点,受到广大群众欢迎。该县将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在全县推广。

资料图:贵州黔东南“厕所革命”提升农村环境卫生

  在推进“厕所革命”工作中,瓮安县严格按照贵州省、黔南州要求和部署,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工作专题会议,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实施方案,调整理顺工作机构及机制,压实工作责任。项目实施中,瓮安县农业农村局从项目规划、项目选址到项目施工各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搞好施工监督,对主要设备材料、工程质量等在各施工点都作了具体的标准要求,严防出现偷工减料、建设标准不达标等问题发生,确保所建农村户厕“建得成、用得上”,有效推进瓮安县农村“厕所革命”。

  2018年以来,瓮安县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18130户,超额完成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8.29%,建成公厕104个,占计划的100%。2019年已落实中央资金村级公厕建设20个212万元,省级资金村级公厕建设18个161万元。

  今年,六盘水市聚焦民生,落实乡村环境整治措施,为农村广大群众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把“农村厕所改造”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在盘州市淤泥乡麻郎垤村和普古乡舍烹村,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格栅、“隔油+预处理+厌氧发酵+兼性厌氧+好氧塘+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效果显著。以此为原型的盘州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在厕所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课题,在2018年10月全国首届农村卫生厕所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流会上代表贵州省现场展板展示,获得好评。

  “以前,农村就是各家猪圈形成的‘猪粪塘’和旱厕混在一起,臭气熏天。现在,解决了如厕的问题,给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实事。”六枝特区岩脚镇龙泉村村民赵德美说,改造后的农村户用厕所和公厕干净卫生方便,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环境和质量。

  从“脏乱差”到“净亮美”,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变得益于六盘水市推进的“厕所革命”。

  登高云山森林公园公厕掩映在绿荫中。贵阳日报记者 石照昌 摄

惠水服务区旅游厕所洗手台

  黔东南州雷山县修葺一新的公共厕所(资料图)

盘州市景区旅游厕所   姜薇薇/图

盘州市景区旅游厕所   姜薇薇/图

  经过2015年——2017年三年的打造,贵州旅游厕所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全国“厕所革命”的风潮中熠熠生辉。2016年,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安顺市获评年度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而遵义市、铜仁市、安顺市已经是连续两年获得该称号。2017年全国厕所革命工作现场会上,贵州厕所革命纪实片作为全国6个省级单位之一在会上播放交流。赤水旅游景区荣登2016年“十一”假日厕所革命最佳景区“红榜”,黄果树旅游景区获评“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

  据了解,2019年1-10月,贵州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完成61.47户,新建、改建村级公共卫生厕所共计4196个;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58个,新建改造城镇社区公共卫生厕所287个。2020年将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50个。

  相关新闻〉〉〉

  独家整合 | 推进厕所革命之“浙江经验”【他山之石】

  独家整合 | 推进厕所革命之“山东经验”【他山之石】

  独家整合 | 推进厕所革命之“福建经验”【他山之石】

  独家整合 | 推进厕所革命之“广东经验”【他山之石】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潘春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