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创业脱贫致富之星】
儋州市大成镇可运村委会佛夭村的符汤舞,2019年被评为儋州市“创业脱贫致富之星”,几年时间里,他从一个家庭年收入还不到五千元的贫困户,变成了年纯收入近万元的脱贫新榜样。
“你来得正巧,我昨天刚从文昌回来,今天准备回去了。”符汤舞乐呵呵地说,今年7月份,经朋友介绍,符汤舞到文昌去打零工,包吃住,一天可赚一百多块钱。上礼拜,工作时不小心把手机摔坏了,“我也很久没回家了,就回家看看,顺便买手机,这手机花了我一千多元呢。”符汤舞摆弄着新手机向记者介绍。
符汤舞给刚生产的母羊喂食。南海网见习记者符碧霞摄
走到符汤舞屋子后,有一个简易的用木板搭建的小羊栏,有好几十只羊在羊栏里挤着,还有几只幼羊跑在树林里,羊栏外拴着两头刚刚生产完的母羊。
2014年,因为劳动力不足,还有两个在上学的孩子,符汤舞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符汤舞还住在黄土瓦砖搭的土危房里。“我穷苦了大半辈子,好像苦习惯了。”符汤舞介绍,他1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独自一人带着弟弟妹妹生活,三个人经常去捡人家不要的番薯来生活。成家后,符汤舞夫妇就靠着农活养活了四个小孩。“我以前都没感受过口袋钱鼓鼓的滋味。”符汤舞打趣道。
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符汤舞的土危房变成了水泥平房,两个孩子上学也有了助学补助,政策分担了符汤舞的部分压力后,他觉得不能辜负政府,也不能辜负帮助过他的人。“当时我就和我的帮扶责任人说我想养羊。”符汤舞说,2017年政府扶持,给了他12只羊仔发展养殖业。“我就养过几只鸡,一下子来了十几只羊,我有点不知怎么办。”符汤舞笑着说,当时他也是自己摸索,然后询问村里养过羊的村民,也形成了自己一套养羊的“秘诀”。每半年卖一次,第一次卖羊收到几千块钱的时候,符汤舞感觉生活有了奔头。
符汤舞新建羊栏,准备扩大养羊规模。南海网见习记者符碧霞摄
现在在30平方米的羊栏里有30余只羊,羊圈旁有一个用砖搭起来的架子,“我准备扩建羊栏,再多养一些羊。”符汤舞充满希望地说,扩大养羊规模后,符汤舞就打算在不远处的空地搭建鸡栏或者鸭栏。
“我现在在文昌打工,妻子一个人在家养羊,我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符汤舞看着妻子愧疚地说,他打算尽快把扩大产业规模提上日程,然后回家专心发展养殖产业。
对于符汤舞而言,扶贫政策是他发展产业的助燃剂,脱贫决心是他脱贫致富的催化剂,他用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他将继续在致富路上踏出自己的脚印。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12月19日消息 南海网见习记者 符碧霞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