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海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为传承弘扬军人光荣传统不忘初心,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自立自强。他们或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和拥军责任,积极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担当作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他们,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他们主动热情为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退役军人和拥军人物。为充分展示海南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弘扬海南拥军优属光荣传统,激励人们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凝心聚力。即日起,南海网将陆续推出《海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候选人》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我们相识相知相爱十余载,他一直站在保卫祖国南大门的第一线,而我就在他身后为他守护着家中爱的港湾。”驻守南沙某部军官曾利辉的妻子周燕林感慨道。家,是爱的港湾,对于海军官兵来说家就像军港码头,是他们永远的动力和依靠,而军嫂就是这样一股默默守护爱的港湾坚强而坚定的力量。
周燕林正在翻看相册。南海网记者 刘子榕摄
相爱十余载 坚定千里随夫驻军
周燕林和丈夫曾利辉相识于2001年,2007年正式踏入婚姻殿堂,十多年期间两个乖巧可爱的宝宝降临在这个温馨家庭,为一家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幸福与欢乐。2007年7月,刚刚结婚的周燕林和丈夫就面临着异地分居的状况,为了维护小家,周燕林放弃难得的工作机会和升职契机,义无反顾地跟随丈夫来到当时部队的安置区广东湛江。
曾利辉在南沙部队工作,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几乎是一随军,周燕林便开始了在陌生城市逐步探索的独自生活。“他要保卫大家,我就来守护他的小家,这是我这么多年唯一的念头。”一连几个月的杳无音信,一次次思念难捱的无期等待,时刻握紧只能接收单线联系电话的手机,无数次独自处理生活中大事小情,这成为了周燕林十几年生活的常态。
2013年,因工作调动曾利辉驻地改为海南三亚,周燕林便再次搬家来到这个热带滨海城市。此后数年间,周燕林还陆续搬了几次家,丈夫都在外工作,她便一人用柔弱的肩膀和手臂扛起了打点整个家的重任。买菜做饭、照顾孩子、整理家务、装修房屋等生活琐事,周燕林从来不让丈夫插手,她不想让曾利辉工作分心。“我们俩也像并肩作战的战友,他在前面冲锋陷阵,我在后面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周燕林笑着将她和丈夫的关系打比方。
守护好小家 独自扛起生活重担
即使同处一地,这对恩爱夫妻还是聚少离多。“当时部队有固定熄灯时间,每到夜里11点部队营区就会漆黑一片,远远看见就我丈夫的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就知道他还在忙,那种感觉很安心。”周燕林笑着回忆道。部队的工作繁重量多,曾利辉一般早上6点出门上班,晚上6点下班回家吃完饭后7点钟又得急匆匆赶回办公室加班,加班到午夜12点是家常便饭。早出晚归的生活让周燕林和丈夫实际上相聚时间非常短暂,每每这时,周燕林就会挤好牙膏和留一盏灯等待丈夫,忙碌一整天的周燕林常常就不自觉的沉沉睡去。
军嫂在漫长的等待时光中把生活柴米油盐谱写成动听的歌。“每次从报纸电视等新闻上看到他和他的部队获得了荣誉,我都为他骄傲和兴奋,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周燕林激动地说道。她知道所有在她盼星星盼月亮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丈夫都在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所以每次曾利辉从驻地归来时,她都早早来到码头迎接,希望丈夫回来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曾利辉对南沙有很深的情结,2019年初,因任务需要,曾利辉又准备去南沙工作。回想丈夫曾在南沙工作7年的日子,周燕林最清楚再一次调去南沙意味着什么,当曾利辉与她商量时,她还是坚定地说,“只要是工作需要,我都支持,以前我都挺过来了,现在还怕什么,你放心去。"
周燕林开启了早就习以为常的等待模式。”我从嫁给他第一天起就知道我身上多了一份扛起整个家的责任,能成为一名军嫂是很骄傲的事情,我会一直支持他的工作陪他走下去。”周燕林望着远方坚定地说道。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三亚1月6日讯 南海网记者 刘子榕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