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江东新区新岛村及周边村庄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家门口,“村娃”上了好学校
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一期项目。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张期望
1月10日上午,在海口市江东新区新岛村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一(2)班的教室里,在音乐老师刘钰的电子琴伴奏下,今年7岁的周婉婷自信地站在讲台上一展歌喉,台下是同学们阵阵掌声。
2019年9月,该校迎来首批小学一年级新生。包括周婉婷在内,一年级4个班共计200多名新生全是新岛村及周边村庄的“村娃”。近一学期时间过去了,在该校为村里孩子量身定制的教学方式下,这群曾满村撒野乱跑、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村娃”,已经蜕变成一个个听课用心、表达自信、热爱学习的孩子。
孩子们的变化,也让家长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南渡江对岸优质的教学资源,曾让新岛村的家长们羡慕不已。如今他们不用再羡慕别人,顿生的是满满的自豪感。这一切,要归功我省近年来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
2017年9月,由北师大和海口市政府合作创办的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开学,首批划片初中生入学。2018年9月,该校又迎来首批6个班的高中生。如今,该校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已基本形成。根据计划,未来该校办学规模将达到4320个学位,96个教学班,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目前,小学部教学楼已封顶(当前小学生上课借用高中部教学楼),今年9月份将投入使用。
新岛村村民为这所学校带来优质教育感到高兴。周婉婷的家长张华记得去年10月的一个晚上,周婉婷对着音乐课本上的乐谱哼着小调的场景。“以前村里老师上音乐课,一年级一般就是教唱唱国歌,五线谱之类乐理知识他们自己也不懂,更不会教。”张华说:“现在这所学校连音乐课都教得这么好,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我更不用担心了。”
“我们学校全部学科教师都是科班出身。”该校小学部负责人张莉说,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每一名教师,都是经过学校严格统一的招聘考试后,再由校长亲自面试聘任。
毕业于国内知名院校的刘钰就是经过这种严格的招聘程序才成为周婉婷所在班的音乐教师。通过近一学期教学,她成功让班上45名“村娃”爱上音乐。
除了具备优质教师资源外,该校用心育人办学风格也让村民感动。为了改变孩子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该校为小学一年级新生独创了“双教师”课堂模式,科任老师主讲,另外一名无课老师则负责提醒纠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
根据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发展计划,其将力争3年内达到省一级学校的标准;5年内建成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拥有一流教育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学校。(本报海口1月13日讯)
链接
“一市(县)两校一园”成果丰硕
2016年1月,我省启动了“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截至2019年11月底,已引进或正在洽谈的合作办学项目达77个,覆盖全省20个市县(区),其中34所学校及幼儿园已经开学。
除此之外,省教育厅还将橄榄枝抛向了一批国际知名学校,得到了热切响应——哈罗公学落户海口江东新区,2020年即将开学;德威公学签约落户海口,威雅公学签约落户三亚,剑桥幼儿园签约落户陵水……
这些学校、幼儿园落地海南,将为抬高海南基础教育底部,全面提升海南基础教育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王思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