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观察·视野 | 瑞士教育有何经验可借鉴?

  当前,海南正积极谋划,采取措施,依托区位、环境、气候、政策、对外开放等优势,围绕服务海南自贸区、自贸港“三区一中心”建设目标,推动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范例。瑞士国土面积不大,却跻身于世界教育强国之列,在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本版今日摘编刊发一篇实地探访瑞士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考察报告,以资各方参考,敬请关注。

在海南的留学生。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他山之石

  教育高度国际化

  瑞士非常重视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开展教育方面的合作,积极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瑞士教育的国际化战略体现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瑞士大力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在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大力鼓励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等积极融入其他国家的教育领域和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瑞士大力引进欧盟及其他国家的教育资源,如教育合作项目、合作经费等,有效弥补本国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也极力倡导本国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将教育资源不断输出到其他国家,并形成瑞士的国际教育品牌和国际教育网络,广泛参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全球治理等。

  瑞士把全世界的人才都看作自己的人才,因此,在引进人才方面不遗余力。瑞士从全世界招募最优秀的学生和学者,增进人才流动性。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瑞士现有的12所综合性大学中有50%的教授来自国外,9所应用科技大学中有20%的教授来自国外。综合性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中有25%的学生来自国外。

海南大学。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重视职业教育

  瑞士的职业教育是瑞士教育制度中最有亮点的部分。9年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走上职业学校的道路。日内瓦国际工商大学校长菲利普教授介绍,在瑞士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孩子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的爱好与实情,照样有出息。他强调,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即各行各业的尖子。瑞士有300多种职业,都有培训,学成后将获得证书。瑞士的失业率只有2.6%,这完全得益于重视职业教育的结果。

  瑞士职业学校的普及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全社会对其重要性有共识,没有偏见。各工商企业,行政机构,甚至个体劳动者都愿意出资搞培训,以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二是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企业家是徒工学校出身。三是进了职业学校,并不意味着“定了终身”。毕业工作几年后,仍有学习进修的机会,日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在我国很多人对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偏见,总认为上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总认为职业学校是为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捣蛋的学生准备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在财力上对职业教育支持很大,但重视职业教育更多还是停留在口头上,短时间内还很难改变人们的固有偏见。瑞士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高度注重创新

  瑞士连续8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国家,这与瑞士高度注重创新分不开的。在瑞士,有个现象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就是在一些著名的高水平大学周边,往往会聚集一大批世界著名企业和科技创新孵化园。这种聚集效应并不是政府引导的结果,而是高校和企业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是相互吸引的结果。

  高校注重创新,还反映在瑞士政府高度重视方面。瑞士有2所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在2019年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分别位居第六和第十八。在瑞士联邦政府主导下,这两所大学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体——联邦理工大学及研究所联合体(ETH Domain),包括2所联邦理工大学和4个联邦研究所。联邦政府赋予联合体的具体任务是,提供国际顶尖水平的教学、科研、知识普及和技术转让。这个联合体的管理架构为董事会,成员由来自政界、经济界和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组成。该联合体目前员工超过22349人,有32531名本硕博研究生,以及800多人的教授团队。联合体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本硕博学生和教授在这里学习工作。每年获得25亿瑞士法郎的财政支持。其取得的成就也是硕果累累。根据该联合体2018年年度报告,获得世界级专利230个,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各种发明创造358个,各种许可341个。在创造价值方面,联邦财政每投入1瑞士法郎,可在社会上增值6.6瑞士法郎;联合体每一个工作岗位可在社会上创造5个工作岗位;孵化高科技公司55个。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及研究所联合体(ETH Domain)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联合体成功运作模式。当前,海南大学正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海南省正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及研究所联合体的做法对于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借鉴建议

  用好优惠政策

  引进优质资源

  海南高校对国际一流人才吸引力不够。因此,在做好存量的同时,做好增量,即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来海南办学。在引进国外高校办学方面,海南要充分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比如《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中提出,“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试点境外工科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独立办学,探索境外高水平企业在海南独资办学。”该实施方案中提及的这一优惠政策目前只有海南独有,如果能够落地,对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重大突破。

  建议省里在几个大学园区划定区域,允许国外工科类和职业院校独立自主地办学。同时,在这些高校周边布局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园等,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和一些科技含量高、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吸引世界各国人才来这里创新创业。

  提升教育水平增强吸引力

  利用国家赋予海南“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范例”的特殊使命和特殊优惠政策,努力将我省几所办学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分批分期地升格为职业本科,积极借鉴瑞士应用科学大学的做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之路。同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职业本科的生源主体来自中职,建立起畅通的中职升职业本科的考试系统。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不仅能够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是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延伸阅读

  瑞士的职业教育

  瑞士的职业教育分中等职业教育(含职业准备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在瑞士,职业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占到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准备教育是瑞士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在许多国家都没有。具体做法为,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为学生提供不超过1年的分流课程,为学生进入职业学习做准备。

  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瑞士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从管理层面来看,是由瑞士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各行业协会三方合作管理,又称为“三元制”。具体实施则由职业学校、企业和职教中心三方共同承担。学徒期限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而不同,从2年至4年的都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在企业实习,每周3天至4天,在学校学习理论和文化课则每周只有1天到2天。毕业时获得“联邦职业能力资格证书”(Federal VET Diploma)。获得该证书的学生即可进入相应行业工作,也可直接升入专业教育与培训学院深造。

  中等专科学校。瑞士的普通高中阶段还有一小部分的中等专科学校,学生数约占整个高中生的5%左右,学制3年,主要为学生升入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科学大学做准备,也可以通过大学能力测试后进入大学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

  在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是“非学术领域应用导向的高等教育”。瑞士的高等职业学院类似于中国的高职学院,但数量上和比例上比中国少很多。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更加关注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而较少关注学术和研究领域,课程较为广泛。中职毕业的学生一般会马上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因此,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主要为学生今后的职业打好基础。

  应用科学大学

  瑞士的应用科学大学诞生于1993年瑞士政府开始实施的一项改革。瑞士政府将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60多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按地区合并成7所应用科学大学(现在已增加到9所),赋予其新的任务和职能,使其成为一种新型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学制一般为3年至4年,完成180个学分后可授予职业学士学位。2006年开始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2008年推广到全国。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继续教育课程,方便在职学习,为具有职业经验并希望提高职业技能的个人提供学习机会。

  瑞士的高等教育

  瑞士共有2所联邦理工大学,10所州立大学,9所应用科学大学。除上述高校外,还有4所单科公立高等教育机构,若干所州立师范学院和众多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学院。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BSF)数据,2018年瑞士在校大学生共计247905人,其中大学(包括2所联邦理工大学和10所州立大学)150672人,9所应用科学大学97233人。外国留学生62393人,占25%。授予博士学位4151个。全日制教职员工60540人,教授4072人。

  瑞士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有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2所联邦理工大学),有州政府管理的(10所州立大学),有两者共管的(9所应用科学大学),也有两者都不管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瑞士公立高等学校投入模式很有特色。无论一所高校处在哪个州,不仅要为所在的州服务,而且还要为周边的州服务。

  作者均为二○一九年海南省领导干部服务贸易创新赴瑞士培训班学员

  朱双平 海南省教育厅

  颜阳南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李茹 海南省审计厅

  宁海辉 海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原标题:国际化 精英化 创新化 瑞士教育有何经验可借鉴?

责任编辑:许海若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