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作玄填写贫困户饮水安全水质检测(鉴定)公示牌。记者 蒙健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蒙健
2018年6月20日,邓作玄从儋州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来到了排浦镇春花村驻村,成为一名驻村干部。自驻村以来,他将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村民的事当自家事,真情付出,真心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就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而作为第一书记就要用真心,动真情。”他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
了解贫困户生活难题 打开困扰多年的心结
春花村委会管辖8个自然村,邓作玄作为春花村第一书记兼中队长,经常走家串户,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情况,帮村民解决了许多难题。“邓书记,我有一件事想请您帮个忙。”在走访入户中,玉田村贫困户陈上强向邓作玄道出了困扰自己多年的一件事。
原来,陈上强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因残纳贫。多年前与一女孩恋爱,且女孩怀孕了。但因为他家庭贫困,女方父母得知后,说什么都不同意双方在一起。女孩虽然拗不过父母,但还是回到娘家坚决将孩子生了下来,起名叫阿梅。2019年,阿梅已18岁,但一直没上户口也没有身份证。
“一想到阿梅将来工作、结婚因户口的问题受限,一想到这个事我就难受。”这么多年来,给女儿上户口的事成了陈上强的心结。
邓作玄得知后,下决心要解决阿梅的户口问题。那段时间,邓作玄带着帮扶责任人顶着烈日,来回往返村委会、镇政府、派出所等,一方面向镇政府、镇扶贫办进行报告,又到了村委会、派出所,去咨询了看去如何解决阿梅上户的问题,收集了大量的证明材料。通过多方奔走,阿梅最终上了户口,并拿到了身份证,笑得合不拢嘴。
真心为民,民必理解;诚心为民,民必拥护。只有真情服务、真诚付出,为春花村委会的贫困户的做好事、实事,才能赢得信任和拥护。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邓作玄看着贫困户们家家的变化,心里尤为高兴。
心系贫困户住房就业问题 扶“志”助力贫困户务工脱贫
文桂村贫困户谢承书的妻子患小儿麻痹症造成肢体残疾,家中还有3个孩子,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谢承书的肩头上。作为帮扶责任人的邓作玄在走访时看到,谢承书一家人所居住的20平方米的房屋陈年老旧,30多年的老房子墙体已有明显的裂痕,每逢雨天,雨水顺着缺少了瓦片的位置漏入屋内。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邓作玄立即向排浦镇政府上报情况,按相关规定为谢承书一家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2018年6月,政府为谢承书进行异地新建房屋,新房开建后,邓作玄经常会到工地上看看新房的建设情况。
2018年10月,谢承书一家住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内,搬进家门的那一刻,不懂得如何用表达谢意的谢承书,紧紧握着邓作玄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邓作玄(左)到贫困户谢承书家了解情况。记者 蒙健 摄
“有了新房住,还得要解决一家人的生计问题啊。”邓作玄首先帮谢承书向镇政府申请了护绿员的公益性岗位,同时鼓励谢承书的妻子吴带乾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邓作玄的指导下,吴带乾在家里给雇主织渔网,每天也有近百元的收入。
2019年4月,在得知儋州市就业局在排浦镇政府举行扶贫招聘会后,邓作玄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谢承书。听到这一消息,谢承书的脸上并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有些怯意,邓作玄拍了拍谢承书的肩膀说道:“要给自己一点信心,要想到这个家要靠你撑起来啊,相信自己,你没问题的。”招聘会当天,邓作玄带着谢承书来到现场,应聘海花岛一家保洁公司业务主管职位。谢承书虽仍有怯意,但脑子特别灵活,顺利通过了面试,被录用后的第二天就到公司上班了。
谢承书一家脱贫了。“没有政府的帮扶,没有邓书记的帮助,我们一家可能还一直挤在那间老旧的屋子内,可能我们一家还继续靠着低保金过日子。”如今的谢承书在公司担任业务主管,管理着近50名保洁员工。
作为广大扶贫干部的缩影,邓作玄在扶贫路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贫困人口的“志”“智”内因,通过培养贫困人口“造血”能力巩固“输血”成果。如今村里的57户254人全部脱贫,真正实现了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和春花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不怕群众工作难,只要你真心相待,全心全意为村民着想,把村民当成‘自己人’,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邓作玄说。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