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商报】借鉴“新加坡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秘诀”

  借鉴“新加坡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常珊珊文/图

  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最南端的马六甲海峡,是一个呈菱形的岛国,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无地震、无台风、无四季,雨水充沛,气温适宜……从空中俯瞰,这个岛国犹如一颗绿色的宝石,在马六甲海峡闪耀着灿烂的光彩。

  干净和葱绿已成为新加坡的特色,既让国民拥有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又吸引外商进行大量投资。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精细化的管理使新加坡成为花园城市。

  大到自由贸易港的国家政策、电子政务的率先推行、组屋的建设与分配方案这些治国方略,小到楼宇的立体绿化技术、大学里每一排课桌下面为每个位置配备充电插头的具体做法……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这个国度创新的活力和便利。

  高新科技推动传统物流产业升级

  靠水吃水,一直以来,新加坡凭借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目前,物流业已经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新加坡港的吞吐量也一直名列世界各港口前列。

  “高新科技推动传统物流产业升级,盘点一行的货物之前需要花费1天时间,而现在使用了自动化室内盘点无人驾驶机,仅仅需要12分钟。”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一行在新加坡叶水福集团供应链城参观时,叶水福集团企业发展兼互联互通项目总监陈顺利说。

  陈顺利介绍,叶水福集团是新加坡最大的本土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亚太地区众多全球知名品牌的区域供应链合作伙伴。供应链城里面建设的智能货仓高达50米,全自动存储和检查系统的托板储存量高达66624个。以前传统系统取出1个托板需要3分钟,而全自动托盘仓储系统在1小时内可以取出450个托板,大幅度提高运营效率。

  新加坡物流行业目前基本实现了整个自动化运作过程,大都设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以此促进了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货物吞吐量的增加。

  政府主导和引进利用外资成转型秘诀

  新加坡的物流规模在亚洲是位于前列的,因此物流业在新加坡是经政府大力支持的行业。

  政府支持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设施建设、电子政府建设投入、研究经费的资助和提供各项教育与在职培训计划。其中,电子政府建设投入主要体现在,物流涉及的一些政府环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解决,使用“贸易网络”,实现无纸化通关,涉及贸易审批、许可、管制等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即可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体现在,建设有一流的机场和港口。如新加坡樟宜机场目前是亚洲的第四货运机场。

  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有来自欧美日等地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60%的投资者在新加坡设立了其区域总部。据统计,在新加坡的GDP中,有42%由跨国公司创造。

  引进外资,新加坡有自己一套做法。它有一个经济发展局,负责向全球推销新加坡,招商引资。还在美欧等世界各地常设招商引资机构,派驻“精英”,长年累月搜索信息,走访名企高层主管,说服投资者到新加坡投资。同时,它也非常注重修内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引资政策,并且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政策,从而帮助本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海南可考虑发展成通往全球的海空交通枢纽中心

  横河机电(亚洲)有限公司终身名誉总裁、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赖涯桥表示,对于引进并做强做大做优的产业,新加坡时刻瞄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抓住产业发展机遇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赖涯桥指出,海南目前现代物流业的深度和广度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工商业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强化自己的品牌。海南应该充分利用资源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海南物流的发展应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在货物存储、装卸、通关等各个环节提高效率,以增加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和对外界客商的吸引力。新加坡的优点就是广收世界各地的人才,新加坡的工商贸易体系发展迅速,每年都要到海外知名大学去招收各地应届毕业生到新加坡来就职。海南在这点上可效仿新加坡,到海外吸收精英人才,把精英人才带到海南岛。同时也可以推动海南建立一个适应外国人的环境,这样就可以在人才交汇的过程中推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赖涯桥教授建议,海南可以建立全面价值链运作体系并辅以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可考虑发展成通往全球的海空交通枢纽中心,配合促进增值性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政策,并推广重视文理科技的文化社会气息,发展成为更接近全球的人才创新创意新天地。

  相关图解>>>

  独家图解 | 探访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可以学什么?

  媒体聚焦>>>

  【海南日报】探访新加坡自贸港建设:人才立国撬动跨越发展

  【南国都市报】新加坡自贸港建设发展启示:“无中生有”的经济强国

  【海南特区报】新加坡:智慧港口 货通天下

  【海口日报】新加坡自贸港建设发展对海南有哪些启示→

  【三亚日报】感知新加坡营商环境 从“投资者夫人的视角”看问题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