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作为海南“三棵树”之一,在推动海南区域经济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对橡胶产品需求的暴增,海南橡胶产业也面临了诸如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
面对困境,人们正着眼以科技创新,努力推动全产业提质增效。比如培育高产高抗新品种、繁育优良种苗;创新出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栽培理论,研发出集成轻简化栽培技术;研发出采胶新技术,推动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升级;研发出“傻瓜”电动割胶工具;探索林下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技术等等。
一系列技术、装备的投入使用,正在改变海南橡胶种植、收割的困局,也在逐步提升海南橡胶种植产量、质量。当然,科技创新无止境。比如在割胶工人短缺的情况下,仍需要不断创新,研发大量机械化、自动化割胶设备,从而真正实现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
再如,海南天然橡胶多以初加工产品为主,无法很好地满足航空轮胎、专用密封制品、高弹减震产品等用胶需求,这也使得附加值不高,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亟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建设深加工体系,提高天然橡胶产品的附加值与利用度,在附加值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反哺种植、生产农户与企业,提振产业信心。
除此之外,科技创新需要广泛服务于橡胶产业,可通过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的带动,通过科技培训、上门服务等形式,让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科技成果和技术模式真正被全产业参与者接受和使用,从而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农民、企业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创新的不断推动下,海南橡胶产业必能走出振兴的新路。(肖时平)
系列报道>>>
橡胶篇:
槟榔篇:
三棵树·槟榔篇 | 世界第四大嗜好物品 槟榔成海南人的脱贫树
椰子篇:
三棵树·椰子篇 | 椰子大省缺椰子 海南深加工椰子原料九成靠进口
独家评论>>>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