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随风润物细无声,美德流溢始自来。
“好人”,源于身边,始于平凡,终于感动。在海南省东方市,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一段段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有一份慰藉心灵的温暖,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东方好人”也逐渐成为烫金的精神名片,诠释着美好东方的道德内涵,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东方市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推动“东方好人”向“好人东方”迈进。
给前行者力量,为善良者喝彩。今起,南海网将推出“东方好人”系列报道,全媒体记者将深入各行各业,挖掘感人事迹、展现好人风采、传递文明新风,看看平凡的人们如何以不平凡的行动诠释人间真爱,温暖着整座城市。
近年来,东方市十分注重与“新东方人”的人才对接,通过政策引导、协调对接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新东方人在此扎根,把东方当作“第二故乡”。曾庆济李晓红夫妇就是积极参与东方建设工作的新东方人之一。
2014年以来,他们积极发挥余热,带领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成员用舞蹈展示城市文明新风貌,为市民游客献上了高品质的精神文化大餐。
曾庆济李晓红夫妇。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摄
一见倾心 东方成了第二故乡
今年81岁的曾庆济,是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76岁的李晓红是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团长,曾任上海交大老年大学形体模特教师,曾获“中国老年形象大使”称号;2011年,其编导的印度舞《炫舞女郎》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艺术节大赛上荣获“表演金奖”。
李晓红与团员一起排练节目。(艺术团供图)
“和东方结缘要从2013年的春节说起。”李晓红告诉南海网记者,那一年,她与老伴儿曾庆济来到海南度假旅游,感受海南优美的自然风光。途中,偶遇一位在东方市购房养老的朋友,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他们也去看了房。
“原本我们打算在上海养老,没想到这一看,就留下来了。”曾庆济说,当时感觉对东方市各方面都非常满意,尤其是东方人热情好客、淳朴的性格,让他们改变主意,决定留下来生活。
12月12日上午,李晓红在东方市体育馆内编排《欢乐渔鼓》节目。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摄
无私奉献 为公益活动演出耗资20余万元
2014年,曾庆济李晓红夫妇成立了东方市候鸟艺术团。
“当时,一位朋友知道我在东方,希望我帮忙编排一个节目,没想到节目效果特别好,大家非常喜欢,希望以后继续跳下去,艺术团就成立了。”李晓红向记者介绍,东方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是东方的一分子,于是在2015年3月,艺术团更名为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
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合影。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摄
除了担任艺术团日常舞蹈节目的编排,李晓红还受东方市老干局邀请开设模特培训班,为老干部们进行形体培训。由于工作量大,李晓红分身乏术,便辞去上海交大老年大学形体模特教师的工作,继续为公益演出活动奉献爱心。
“曾老师和李老师他们人特别好,他们舍不得买件衣裳,却十分慷慨地为我们买服装、道具,外出演出更是无微不至。”62岁的刘悦是该艺术团成员之一。她说,自艺术团成立以来,团员参加本团活动不需花费任何费用。曾庆济将自己的退休费、养老金作为艺术团演出活动经费,已花费20余万元。
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合影。(艺术团供图)
推介东方 用舞蹈展示城市文明新风貌
2015年8月,李晓红收到来自国家大剧院的邀请,其带领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演出的《西班牙斗牛舞》一举获得展演“金奖”。李晓红说,“去国家大剧院,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舞蹈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东方。”
2015年9月30日,东方市新东方人艺术团参加国家大剧院展演。(艺术团供图)
目前,该艺术团共有成员50余人,曾庆济李晓红夫妇每周一至周六都要乘坐公交到东方市体育馆开门,做好音响、服装、道具准备工作,带领团员训练。自艺术团成立以来,李晓红编导了《锦绣东方》《六口茶》《中国美 中国范》《相约在美丽海南东方》等33个新节目,用舞蹈展现幸福生活、推介美好东方。
新节目的编排不仅耗神、耗力。李晓红患有冠心病,训练室里的简易小板凳便是其小憩的地方。“没事,累了我会自己调节。这些年,我们见证了东方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太多题材值得创作,我们要发挥余热,讲好东方故事。”
12月12日上午,李晓红在东方市体育馆内编排《欢乐渔鼓》节目。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摄
眼下,艺术团正在抓紧排练舞蹈《欢乐渔鼓》,它将参加今年东方市春晚海选,向市民群众展示东方渔民独特风采。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东方12月13日 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实习生 尚坤 讯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