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海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为传承弘扬军人光荣传统不忘初心,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自立自强。他们或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和拥军责任,积极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担当作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他们,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他们主动热情为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退役军人和拥军人物。为充分展示海南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弘扬海南拥军优属光荣传统,激励人们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凝心聚力。即日起,南海网将陆续推出《海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候选人》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刘慧在部队家属委员会工作。南海网记者 刘子榕 摄
“和他在一起这10年我们相聚不超过60天,但是我依然无悔与他相遇伴随一生。他劈波斩浪坚守祖国南疆,我为他守护后方阵营,为和我一样随军拥军的家人们提供贴心服务。”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官兵家属刘慧抚摸着丈夫的功勋章坚定地说道。从未想过成为军嫂的刘慧千里随夫来到驻地海南三亚,独自一人扛起家中重担,以前的白衣天使变身现在的部队后方坚定支撑,全身心投入为军嫂团体服务。
无怨无悔随军相伴 独自一人撑起家中重担
老家都在山东的刘慧和丈夫邹琰相识于2009年,当时刘慧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因工作原因偶尔来到海南三亚出差,他们便在一次聚会上相识。“以前,我以为自己会和同行在一起,因为这样比较有共同话题,却万万没想到自己成为一名军嫂。”刘慧笑着说。2010年7月,热恋期间的两人领证结婚,甜蜜携手走入人生下一阶段。
2011年,刘慧放弃了自己原本条件优越的工作来到三亚随军,预想到成为一名军嫂会和丈夫聚少离多,但是屈指可数的相见次数和稍纵即逝的相见时间还是让刘慧深感震惊。“十天半个月见不到是常事,有一次他出任务,我们十个月都没见到一面,陪他来到驻地却还像是两地分居。”刘慧无奈地摇摇头。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执勤巡逻,所以家中的大事小情皆是刘慧一个人扛着,她云淡风轻的讲述下深藏着日积月累的心酸和辛劳。
2013年,刘慧和丈夫迎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龙凤胎宝宝。令刘慧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时30岁的她是高危产妇,面临着早产和大出血的风险,丈夫却因出海任务联系不上,只能一个人进手术室,躺在手术床上听着医生在耳边一字一句地念着手术风险须知,几近昏迷的状态下亲手签字,没有人在身边可以商量和陪伴。“我当时躺在床上很害怕,怕再也见不到他,怕我们的孩子出问题,所有的事情只能自己决定。”回忆起当时的危急情景,刘慧忍不住眼泛泪花。但是面对这些事情,刘慧却没有一句抱怨,因为她知道丈夫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刘慧在部队家属委员会工作。 南海网记者 刘子榕摄
刘慧家中翻看相册。 南海网记者 刘子榕摄
坚定不移支持后方 全心全意做好部队后盾
曾经白衣天使,变身后方力量。生下宝宝后的刘慧专心地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放弃了自己一直热爱的医疗事业,成为了部队家属委员会主任,转变成为部队后方坚实的依靠。平日在驻军家属区上传下达部队的指示精神和处理随军家属反映的问题,带领着十多人的委员会团队调解邻里纠纷,组织元旦、春节、中秋游园节目活动,免费为社区提供急救指导服务等,丰富了随军家属的日常生活,贴心周到地服务着随军家属群体。“我自己也是一名军嫂,知道随军家属是很需要陪伴和照顾的,所以我也会更加耐心贴心地为后方的军属服务,让军人们能更加放心地在前方打拼。”刘慧感慨道。
相比于现实生活中见到丈夫,刘慧在新闻上见到丈夫的次数更多。“一般我都是从电视报纸上才得知他去到哪里执行了什么任务,他每次走之前会跟我说去‘打渔’,我便耐心等待,祈祷他平安归来。”刘慧翻看着手中的相册说道,“这么多年了,我们全家的合影只有一张全家福,是孩子百天纪念日拍的。”为了守护好祖国这个大家,像刘慧这样的军嫂们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们无怨无悔,她们默默奉献。
“看着他站上领奖台接受荣誉并敬礼的瞬间,是我最骄傲的事情,每次看到这一幕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2018年,邹琰和他的团体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一条新闻也成了刘慧的珍藏,她知道数不清的功勋章背后也有一份她的功劳。“我从不后悔成为一名军嫂,很骄傲能成为守护一方安宁和平的军人背后坚定的力量,未来我还会继续支持他的工作,为他们守护好后方。”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三亚1月7日讯 南海网记者 刘子榕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