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论:啃“硬骨头”要做到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无声处听惊雷: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各项工作的十种态度》年度专题解读之七
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问题就明显多了起来。特别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领域,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和资源公平配置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不愿改变、抵制改革的人。这时尤其需要各级干部有胆识和气魄,讲求狭路相逢勇者胜,一脚油门踩到底。
海口侨中路的打通,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侨中断头路之争历时8年,各方利益在这里合纵连横,台前幕后时有插手。想打通它,阻力非常大。然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从海口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市民出行畅通的全盘考虑,侨中路非打通不可。海口市政府终于也拿出了勇气,啃下了侨中路这块“硬骨头”,其他的断头路问题也迎刃而解。海口“五路四桥”工作也由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兑现了海口市政府年初的承诺。
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勇气,是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各级干部必备的一项素质。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涉及发展转轨,也涉及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利益调节的时候,暗流涌动、风雨交加是常有的事,当然不可能是在鲜花与呐喊中高歌猛进的。如果墨守成规、怕得罪人、当“老好人”,只想安安稳稳当“混事官”,没有改革、突破的锐气和决心,很多事情都推不了,办不成。那么,干部的勇气从哪里来?
真正的勇气,首先来自于内心的信仰。如果各级干部把执政为民当成自己的第一处事法则,把维护公共利益当成矢志不渝的信仰,相信他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无论自己的事业受到多少人的误解,他都坚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会以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决绝去完成他的使命。
其次,勇气不等于蛮干,要讲究方法,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最有利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工作。比如海口侨中断头路的打通,海口市政府就采取了地下隧道的变通方式。改革是一定要推进的,这一点坚定不移,但推进的方式上,不必一说勇气就是动粗。要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拣最早到达的那一条路走。
再则,即便是真正的勇者,也需要制度的护持。国际旅游岛建设事业需要的并不是一两个“孤胆英雄”,最需要有一个制度的激励和保障,让每个想干事的干部都成为勇敢的人,而无后顾之忧,无秋后算账,无指桑骂槐,要切实保障他们不受侵害、不受排挤。
唯有如此,方能长久,方能有一大批义无反顾、鞠躬尽瘁的干部,真心实意地投身于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去。
年度标本事件七:海口侨中路抗衡8年终将打通
海口“五路四桥”工程作为今年重点的民生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四座人行天桥已经陆续吊装,年底将投入使用,5条断头路也将实现通车。其中,侨中路隧道工程是此次民生项目的“重头戏”,此前因各方势力抗衡了8年之久的打通问题,在今年终于得到解决,市民无不拍手叫好。政府这一“重拳出击”既表明了狠抓落实的决心,又表现出了在解决突出困难时的勇气。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