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精准脱贫是全省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海南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相结合,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为更精准施策、更精准扶贫、更精准脱贫,海南创新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行动,搭建“互联网+消费扶贫”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全省贫困群众架设起消费扶贫供需对接的桥梁,帮助全省广大贫困群众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互联网+消费扶贫”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激活了以扶贫助困为理念的消费市场,也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悄然孵化着贫困群众的商品意识、包装意识和品牌意识,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使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与现代化的互联网科技及互联网营销理念实现了对接,彰显了扶志、扶智和扶技的显著成效。小小二维码、小小包装箱、小小手机屏,成为了这篇以互联网思维书写的扶贫大文章的生动注脚。
而海南爱心扶贫网的诞生,很快发挥了聚集效应,将全省的扶贫产品集中展示,解决了过去货源分散的问题,消费者只需登录一个平台,就能买到已获认证的扶贫产品。同时,海南爱心扶贫网还整合了省内现有的农村电商资源,让电商达人、爱心企业都加入帮扶大军。更重要的是,海南爱心扶贫网依托主流媒体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不间断地对扶贫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发挥媒体驱动的优势帮助扶贫产品打造品牌,增加了曝光率和知名度。点击进入查看详细报道>>
土鸡蛋、野蜂蜜、红糯米酒、原生态红茶……以前少人问津的贫困群众农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如今,经过加工和包装,变成了抢手货,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亮点。而在以前,商品意识、包装意识、品牌意识对于生活在山沟沟里的贫困群众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概念。随着“互联网+消费扶贫”的不断推进,现代营销理念和互联网消费理念不断冲击着纯朴的贫困群众,同时也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孵化着贫困群众的商品意识、包装意识和品牌意识。小小的包装箱,折射出了扶智大成效。点击进入查看详细报道>>
二维码牌子,几厘米见方,背后是贫困群众一张张自信的笑脸。透过这些笑脸,可以看到互联网科技给贫困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自今年10月海南创新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后,一枚小小的二维码,扫出了扶贫大文章。“互联网+消费扶贫”不仅给贫困群众带来了直接的收入,也在改变着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使最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与现代化的互联网科技及互联网营销理念实现了对接。点击进入查看详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