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海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为传承弘扬军人光荣传统不忘初心,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自立自强。他们或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和拥军责任,积极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担当作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他们,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他们主动热情为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退役军人和拥军人物。为充分展示海南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弘扬海南拥军优属光荣传统,激励人们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凝心聚力。即日起,南海网将陆续推出《海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候选人》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他学问不高,但人格高尚;他默默无闻,但美誉流传……在大哥、二哥相继离世的十余年里,他默默承担起照顾四名侄女的重任,历尽艰辛抚养孩子们长大。
同时,他又是一名退役军人,秉承着军人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 勇当扶贫先锋,致力发展“特种山猪”养殖、果子狸养殖,带领贫困户走出了一条创业脱贫路。
儋州退役军人何上来。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摄
命途多舛 无怨无悔抚育侄女
来自儋州大成镇邱凡村的何上来一家本是一个平凡又幸福的家庭, 2000年,何上来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入伍,在军队里,他磨炼出踏实肯干的性格。16年前,疾病夺去了何上来大哥的生命,当时还在部队服役的何上来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哥哥的两个孩子的重任。那时,何上来一个月的工资仅有800元。
2005年,为了供养侄女,他放弃军旅生涯赴广东打拼,在广东惠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当后勤主管,还与妻子王小芳在广州兼职干起多份工作,既为自己攒下一份家业,也练出一手养猪的技术。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何上来了解到当时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考虑了家中老小无人照料,便决定回乡创业。他想利用学来的一身本事,在村里“养”出一个特色产业来。
可首次创业并没有那么容易,他养殖300多头商品猪,一下子收购价格下跌,亏损了10多万。屋偏逢连夜雨,2015年,何上来的二哥也因病去世,照料二哥两个孩子的重任再一次落到了何上来的肩膀上。当时正处在创业初期的何上来,身上还背负着10多万元的欠款,生活的压力、心灵的重创,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面对家庭的变故,妻子王小芳从未离开过,尽自己所能帮助丈夫分担,不断在他身边鼓励他,安慰他,帮助他走出阴霾,重拾希望。
“没有我的妻子,就没有现在这个家,是我的爱人给了孩子们一个温馨的家,也给了我一个家。”面对采访,何上来激动地流下眼泪,他说, 十余年的磨难,家庭走到现在特别不容易,夫妻俩从来不放弃。
“当时,我也提出过能否找户好人家,让孩子们到环境更好的家庭去生活,但是丈夫坚决拒绝了,他说万万不行,如果自己这么做,这辈子都会愧疚。”深受感动的王小芳从此再也没提过这个想法。王小芳告诉记者,在他的心中,自己的丈夫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人。
何上来和妻子王小芳,他们无怨无悔地养育四名侄女。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摄
退伍不褪色 扶贫当先锋
2015年大成镇引进“特种山猪”产业,何上来看到了商机,在镇政府鼓励下,何上来与正清源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养殖“特种山猪”,并投入20万元改善猪场基础设施建设。养殖期间,公司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何上来当时立马养殖100头,陆续又养殖450头, 八个月后,赚到了回乡后的第一桶金。
何上来不断刻苦钻研养殖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合作社效益,何上来自己承担起从养殖到出售的产业化操作,成立了儋州新运来特种山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起初村民们并不看好我,很多人质疑我为什么要放弃大城市的事业返乡当农民。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养猪赚了钱,就有村民来找我,想加入合作社。”当年,他吸纳贫困户13户59人入股,带着贫困户一起抱团发展“特种山猪”养殖 。2018年9月底,合作社进行了年终分红,每人拿到4000元的红利。成了新风村的带头致富人。
采访中,何上来一边跟记者介绍,一边用瓜果喂养山猪。看着这群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正在茁壮成长,何上来满心欢喜。 “这可是用瓜果喂养的猪,娇贵着呢。”何上来说,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又新增了果子狸产业,他有信心,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空闲时间,何上来给自己的孩子和侄女讲故事。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摄
如今,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好转,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妻子王小芳。何上来告诉记者,生活虽然艰难,有爱却倍感温暖。何上来和妻子为4名侄女遮风挡雨,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了一个家。
“虽然脱下军装,但时刻不忘我是一个退役军人。”何上来尤为感慨,“部队给我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益一辈子,让我在创业中敢闯敢干。无论身处何地,从事着怎样的职业,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发挥作用,履行责任与担当。”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1月8日讯 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